首頁 > 營養常識 > 保健食品 > 孕婦補血

孕婦補血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孕婦在懷孕期間,什麼都需要補,而這其中孕婦都會忽略的一樣就是補血。專家指出,補血對於孕婦來說,是非常重要,適當地在孕期中補血,對於寶寶的發育和媽媽在哺乳期的恢復都有好處。下面,媽媽網將詳細告訴你孕婦出現了什麼樣的症狀需要補血,以及孕婦補血對於孕婦和胎兒有什麼樣的好處。
孕婦補血
孕婦補血有什麼用

女性妊娠期間,對於鐵、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的需求量,較孕前比是有較大程度的增加的,因此如果不注意補充這些營養的話,孕婦是很容易貧血的。

孕婦若出現頭暈,消瘦,手掌沒血色等就要補血

妊娠期間,對於鐵、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的需求量,較孕前比是有較大程度的增加的,因此如果不注意補充這些營養的話,孕婦是很容易貧血的。

孕婦若出現以下症狀:

1、輕度症狀:頭暈,消瘦,手掌沒血色,手足厥冷,面色蒼白

2、重度症狀:尿量減少,血壓、心輸出量及中心靜脈壓均降低,脈搏快而無力,並逐漸出現休克症狀,如煩躁不安、呼吸困難、脈搏細數、皮膚溼冷、噁心嘔吐,最後昏迷。

如果出現以上多種症狀,孕婦需要立刻前往檢查,確認是否補血。如果孕婦缺血嚴重了,達到了重度貧血的症狀時,經胎盤供氧和營養物質不足以滿足胎兒生長所需,容易造成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窘迫、早產或死胎。因此,孕婦一定要適當地爲進行補血。

孕婦補血的注意事項

孕婦補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會影響鐵質吸收的物質一定不能能吃,其次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鐵質的補充,在飯後服用補鐵劑。

孕婦補血時不能吃“酸”的食物

1、禁忌食物不要吃

孕婦補血其實就是補鐵,有些物質會影響身體對鐵質的吸收。下面這些食物,孕婦在補鐵的時候不能同時進食。

(1)單寧酸:茶、咖啡與紅酒等

由於單寧酸會與鐵質結合後沉澱,阻礙了身體對鐵質的吸收,所以常見富含單寧酸的飲食來源,如茶、咖啡與紅酒等,都不適宜與高鐵食材搭配食用

(2)草酸:巧克力、茶與花生

巧克力、茶與花生等是常見富含草酸的食物,但由於草酸本身會與鐵質作用而相互抵銷,導致真正進入體內的鐵質較少,所以不建議在吃高鐵食材時一同食用。

(3)磷酸:可樂等碳酸飲料

一般來說,磷酸會阻礙鐵質的吸收,而國人最常接觸到的磷酸多半來自於碳酸飲料中(如:可樂),舉例來說,若媽咪們在吃富含高鐵質的牛排時,就不該搭配飲用可樂,纔可確保鐵質的正確吸收。

(4)植酸:麥片、燕麥與蕎麥

植酸最主要存在於麥片、燕麥與蕎麥等穀物類食物,且由於植酸會與鐵質結合,降低人體對於鐵質的吸收,所以媽咪們要避免同時使用。

2、要在醫生指導下補血

孕婦如需補血,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如果盲目補鐵,只會導致鐵中毒,嚴重影響胎兒和孕婦的身體健康。孕婦補血更應注重營養的全面補充,採用安全有效的補血方法,比如補充具有黃芪、當歸等成份的補血產品。實踐證明,通過調整和改善孕婦的不合理的膳食結構,保證供給充足的熱能和蛋白質,提供充分的鐵、維生素C,就能有效地預防和糾正孕婦貧血,其效果優於藥物治療。

3、多使用鐵質炊具

做菜時儘量使用鐵鍋、鐵鏟,這些傳統的炊具在烹製食物時會產生一些小碎鐵屑溶解於食物中,形成可溶性鐵鹽,容易讓腸道吸收鐵。

4、飯後服用補鐵劑

應在飯後服藥,避免空腹服藥,以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而引起的噁心嘔吐。同時服用維生素C或果汁,因酸性環境有利於鐵的吸收。口服鐵劑時應將藥物放在舌面上,直接用水衝飲下肚,不要咀嚼藥物,以免染黑牙齒,影響美容。

孕婦補血食譜

補血方法有很多,下面爲大家介紹幾款簡單便捷的補血食譜:

孕婦補血食譜——花生枸杞蛋

製作方法:取花生仁100克,雞蛋2個,枸杞子10克,紅糖50克,大棗10枚。

食用方法:先將花生仁、枸杞子煮熟,然後放入紅糖、大棗和雞蛋,再煮片刻服食,每天1次,連服10-15天。

孕婦補血食譜——阿膠瘦肉湯

製作方法:取瘦豬肉100克,阿膠10克。先將肉放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燉熟加阿膠烊化,調味後飲湯食肉。

食用方法:隔天1次,連用20天。

孕婦補血食譜——桂圓桑椹汁

製作方法:取桂圓1份,桑椹2份,加水煮至熟爛,去渣留汁,再加適量冰糖,熬至稍稠食用。

食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服2—3匙,連服30天。

孕婦補血食譜——首烏芝麻雞

製作方法:取何首烏150克,黑芝麻50克,未下蛋烏骨子雞1只。先將雞剖洗後,去頭足,將首烏、芝麻置於雞胸,用白絲線縫合,放砂鍋內煲至雞爛,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每週1次,連用3周。

孕婦補血食譜——當歸生薑羊肉湯

製作方法:取當歸、生薑各15克,羊肉250克,山藥30克。先將羊肉洗淨切塊,當歸用紗布包好,再將山藥、薑片放砂鍋內,加水適量,共燉湯,爛熟後放調味品,飲湯食肉。

食用方法:每週3-4次,連用20天。

食材
能不能吃
保健食品
四季養生
食譜
營養
養生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