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品質 > 健康生活 > 進補必須要有度

進補必須要有度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7.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人自古就有進補的習慣與愛好,大家送禮、去醫院探視病人也喜歡帶補品,比如人蔘、燕窩、冬蟲夏草、當歸、黃芪、鱉精等。正確的進補可以起到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改善體質、調節臟腑機能、延緩衰老、美容護膚等作用,但是,中醫對該不該進補和如何進補是有很多講究的。

進補必須要有度

那麼,作爲非醫學專業的人在運用中藥補益身體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首先,要辨清自己的體質再進補。《靈樞·壽夭剛柔篇》中曾說:“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每個人出生以後,其性情、臟腑、形體、寒熱偏性等都不相同。有人瘦弱,有人強壯,有人矮,有人高,有人體質偏陽,有人體質偏陰……除此之外,人在後天生活中由於受地域、經歷、習慣、年齡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人的體質進一步差異化。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身體,要認識到自己的身體是獨特的,沒有任何一種補藥能完全適合你,不能盲目跟從,不能“千人一方”。只有這樣做,纔是養生的真諦,纔不會因爲錯誤的養生方法導致體質有失偏頗而危害健康。

要搞清楚你的體質該不該進補,中醫學有個基本原則,就是“虛則補之, 實則瀉之”。言外之意就是虛才能補,不虛不能補,實證不僅不能補,還需要瀉。

不該補的亂補,不僅僅是浪費錢的問題,有時候問題要嚴重得多。比如說人蔘,能大補元氣,不該吃的人吃了,有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醫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人蔘濫用綜合徵”,就是不該吃人蔘的人吃了人蔘,或者該吃的人但吃過頭了,會出現全身玫瑰樣疹、瘙癢、眩暈、頭痛、發熱、出血、過度興奮、血壓升高,甚至出現人格喪失和精神錯亂等。有報道浙江某腫瘤研究所做科研,用“人蔘丸”預防腸癌,結果出現了很多人吃出了高血壓甚至尿毒症死亡的例子。

其次,虛不虛不是自己說了算,不能跟着感覺走。比如說疲勞乏力不見得是虛,性功能減退也不一定是腎虛,頭暈、手腳心熱、盜汗等也都不一定是虛,可能有假象的,一定不要自己做主進補,要找有經驗的中醫大夫幫你把脈,看看是不是虛,決定該怎麼補。

胡某某,女,55歲,解放軍某醫院護士長。咳嗽半個月,血壓也突然升高。細問並無高血壓病史,自述單位發了鮮王漿,以爲是好東西,每天堅持服用,導致血壓突然升高、咳嗽不止。舌苔黃膩而厚。遂確定用清熱利溼法,處方爲小柴胡湯加減。

柴胡10克、黃芩15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澤瀉10克、炙甘草10克、生薑10克。

另外,囑其一切補品不可再服,飲食清淡。幾天後患者血壓恢復正常,咳嗽也趨於好轉。

由於不該補的進補導致的高血壓,我曾經治療過一些病例,有的人發現家中的保健品快過期了,也不管是不是適合自己吃,就開始吃,還不按說明書的要求吃,而是加倍地吃,結果很快血壓就升高了。這樣的高血壓都不是真正的高血壓,我曾經寫過一篇小文章,叫《食補性高血壓驗案三則》,很多年以前發表在我們單位內部的報紙上,與同道交流。

最後,即使是身體虛,也要分清楚是哪種虛,是氣虛、陰虛還是陽虛,搞不清楚就亂補,不僅對身體起不了好作用,沒準兒還會幫倒忙。一定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確定怎麼補,要辨證進補。至於怎麼鑑別是氣虛、陰虛、陽虛,可以參看本書的“第四章養生就要私人訂製”,看看體質是怎麼個鑑別法。

另外,我們要分清藥食的四氣五味(寒熱溫涼的四氣屬性和酸苦甘辛鹹的五味屬性),再合理搭配。藥食的性質分爲寒、涼、熱、溫、平等幾種,代表它們各自寒熱的程度。例如黃芩和板藍根對於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這就表明這兩種藥具有寒性。相反,乾薑對於腹中冷痛、四肢厥冷等有溫中散寒的作用,這就說明它具有熱性。許多藥膳都是依據溫熱寒涼來調和人體的陰陽平衡,需要採用什麼食材、藥材,必須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

五味本來是說藥食分爲辛、甘、酸、苦、鹹5種真實的滋味,但中醫學說的五味有時和真實滋味關係不一定很大,主要是說的藥食的性能。五味各有不同的作用。辛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例如薄荷、木香、紅花等;甘有止痛、補益、調和藥性的作用,例如熟地、人蔘、甘草等;酸有收斂、固澀、生津的作用,例如烏梅、五味子等;苦有通泄、燥溼的作用,例如杏仁、枇杷葉、蒼朮等;鹹有瀉下的作用,例如海藻、昆布、芒硝等。

除了藥物進補和食物進補,補的方式還有很多,均衡的營養是補,適當的運動是補,充足的睡眠是補,愉悅的精神也是補……總之,只要對自己身體有益的就是補。從這些方法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纔是真正高明的養生者。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