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常識 > 育兒指南 > 孩子的幸福是父母走出錯誤的地區

孩子的幸福是父母走出錯誤的地區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9.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是教育,不是招數

孩子的幸福是父母走出錯誤的地區

1孩子的幸福是家長走出教育的誤區

教育從來就不只是學校的事,在以往的家長們心目中,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去受教育的,當孩子進入學校,家長的一顆心也就放了下來,因爲家長認爲知了書就達了理。宋朝以來,想要改變生活騰飛,讀書就解決問題的觀念深深刻印在人們的腦海裏。因此,當孩子的表現讓父母失望時,傳統的指責方法是你的書讀在狗肚裏了嗎?其實,如果孩子不喜歡學習,以學習爲任務完成的話,書真的不能讀人的肚子。此時,家長不能自己去學校幫助老師。每天都因爲孩子而生氣,讓孩子厭倦學習,把學習從強硬的任務降苦難。有麼樣的人能爲一件事承受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痛苦?有人能做好給自己帶來痛苦的事情嗎?如果我們的父母知道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該做什麼。捱罵多年來一直沒有發揮作用,我們繼續捱罵嗎?

罵,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如果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教育,新教育出現時就不能正確判斷。

近年來,中國出現了許多教育方法。例如,認可教育自主教育新課程古典朗讀0歲方案生本課程杜曼教育蒙臺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等不同。教育市場迅速向多樣化的方向發展,我們的監護人在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爲自己的孩子選擇適合個性化的學校。這需要我們具備正確的判斷能力,合理地取捨和吸收能力。

就拿“賞識教育”來說,由於教育者急功近利,把教育當成教書而不是教人,把孩子和書都當成職業的工具。書和孩子相比,書顯得要好用多了。而有個體特徵和個體生命力的孩子,會出現許許多多不利於教師職業的行爲和狀態,這給老師的工作帶來了許多的不利,也影響了老師的生計。對於那些還沒有熱愛孩子和熱愛教育卻從事了教育事業的人,他們會因爲孩子的不配合而產生憎恨心,這樣的心態使老師難於駕馭自己的情緒,常常將自己的不良情緒潑向造成這種情緒的孩子。所以在教學的工作中,他們對孩子不斷地惡語相加,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嚴重的損傷。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認可教育觀念,至少讓老師意識到達自己和職業目標還有更好的方法。這就像以前打着驢過橋一樣,然後用草哄着驢過橋。雖然教科書知識的使用方法和教學方法沒有變化,但欣賞方法會讓更多的孩子熱愛學習,不再爲學習而痛苦。他們雖然沒有因爲知識的學習而構築更多的人的內涵,但他們的身心從那以後可能會變得健康。因此,鑑賞教育當時起着非常積極的作用,改變了很多人對孩子的態度,當時中國人對此非常需要。

但是,在認爲認可教育是唯一的教育法寶時,對孩子的認可過於偏執,發生了很多問題。事實上,欣賞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首先,父母有心理承受的問題。例如,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老師讓父母訓練,回家,他能平靜地對孩子微笑嗎?平等地,不剝奪孩子的尊嚴就和孩子討論問題嗎?有些人做不到,打破頭蓋臉,罵孩子。

有些家長說:李老師,我做不到。有這樣一位母親,她的兒子很淘氣,老惹事,每次出事老師都要把她喊去告狀,一回家就要打孩子。結果打成了習慣,天天打,沒有一天不打。她的打罵似乎不是爲了打罵,而是由於有了“打罵”這樣的慣性。最後孩子乾脆不學了,不喜歡任何事情。你這樣打孩子,問題還解決不了,爲什麼不想改變方法呢?她說李老師,我也不想打,我忍不住啊。我說你要忍,堅決不要打孩子。不打孩子後,試着採用評價的方法。例如,今天老師向你投訴,回來對兒子說:老師,上課已經十分鐘了。她說這哪裏好,老師叫我,回來一看肚子就生氣了,怎麼辦?

我說你用你的方法不僅沒有效果,還給孩子帶來了其他問題,你的孩子已經陷入泥潭。你是把他拉上去還是踢下去?她說要向上拉。我說得很好,從現在開始,至少不要打孩子。

慣性來自內心的模糊

這位母親身體好,又紅又胖,胳膊那麼粗,經常笑。這麼幸福的母親是怎麼忍受打孩子的?如果說她的罵聲來自罵聲的慣性,這個慣性是從哪裏來的呢?來自她的心,內心的模糊,教育的誤解。

她告訴我孩子一天不打也不行。老師總是告訴我,孩子上課不聽話,她生氣不行,打,送到我這裏不是爲了學畫,而是讓我調整缺點。孩子最初不進教室,在外面搖晃,很無聊,拿着幾顆子彈彈彈。我也和他一起彈球玩。他說:你沒意思,我不和你玩。他特別討厭成人。

在我跟孩子的媽媽那次談話之後,過了一個星期,她又來找我,說李老師,我都一個星期沒打兒子了,他怎麼還沒變好?我說你堅持四個月不打孩子看看有沒有作用?你不打,四個月之後你的孩子才能出現變化,比如說,開始撒嬌、胡鬧……當出現這些症狀時纔算有救。你回去,堅持不要打。

已經過去一個星期了,我在做家長諮詢,看到她強勢上樓,一頭衝到教室,我說跌停,你幹嘛?她說誰誰的女兒說我兒子在教室裏不畫畫,只玩。我說你兒子以前連教室都不進,現在終於坐在教室裏了,你難道看不到這一點嗎?你不能只看樹,不看森林。她說啊,我真的很生氣,想看看發生了什麼。我說你回去,而且你兒子回家後不要問他。

之後,在監護人沙龍之後,她對我說:李老師,不要打兒子,我整天忍着,忍着。我說你吃得這麼好,好像是爲了打兒子,如果我每天這麼早就累了。你知道這個世界上誰能救兒子嗎?只有你。是我監督你去救他的。你還是聽我的,別再打了。當時有很多監護人,聽李先生的話。

我說得一點也不過分,她兒子完全麻木了,打完就這樣,她不討厭,用毛衣針刺。

這位媽媽看了《賞識教育》的書,也聽了我的講座,所有的道理都能理解,就是不會。

即使解決了父母的心理負擔問題,評價仍然很困難。正確的評價需要智慧、高智慧,是評價教育的另一大難點。智慧不夠的話,就能看到問題的孩子。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