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百貨 > 性格養成 > 爲什麼現在的男生越來越娘 如何讓孩子有陽剛之氣

爲什麼現在的男生越來越娘 如何讓孩子有陽剛之氣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了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教育部提倡要對孩子着重陽剛之氣的培養,隨着時代的發展,女性變得越來越獨立起來,而部分男生羣體卻變得越來越娘,爲什麼呢?如何讓孩子有陽剛之氣?下面帶來介紹。

爲什麼現在的男生越來越娘 如何讓孩子有陽剛之氣

爲什麼現在的男生越來越娘?

事實上,在育兒這項任務中,媽媽變得愈發“強悍”,而爸爸變得愈來愈“娘”。最典型的就是“媽寶男”,這一類最“不陽剛”的男性,幾乎就是婚姻的最頭號殺手。

1、媽寶男的一家:母親強勢,父親懦弱

“媽寶男”之所以是影視劇最樂於拿來吸引眼球的題材,是因爲在現實生活中,ta實在太常見了。

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蘇家是一個媽媽強勢,爸爸懦弱,重男輕女的家庭。

“媽寶男”有以下特點:

1.事事維護媽媽,永遠把我媽媽多愛我,吃了多少苦掛在嘴邊。婆媳矛盾時維護媽媽。

2.什麼事都向媽媽彙報,過於順從媽媽,也要求老婆也這樣,否則就是不孝。

3.與媽媽的關係過於親密,行爲沒有邊界感。母子共喝一瓶水,30歲了媽媽還在幫忙買內褲。

4.婚前婚後兩幅面孔:婚前對你溫柔體貼,讓你以爲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婚後發現他跟他親戚的關係都比你好。

5.耳根子軟,做事沒主見,今天和你說的好好的,明天就突然變了。

而真正最健康的家庭關係恐怕是:“媽媽像媽媽,爸爸像爸爸,孩子像孩子,各歸其位。”這樣家庭裏成長的男孩子,一定是不缺“陽剛之氣”的。

2、父教的缺失

有媒體在《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新聞之後,發起過一個投票:“爲什麼會造成當代男孩氣質趨於文弱?”

爲什麼現在的男生越來越娘 如何讓孩子有陽剛之氣 第2張

很多人投了“小鮮肉盛行,審美娘化”。其次是“過度溺愛的養育方式”、“父教缺失”、“教育環境中女性居多”。

其實不管是“審美娘化小鮮肉盛行”、“過度溺愛的養育方式”、還是“教育環境中女性居多”,都指向同一處理由:“父教的缺失”。

父親常年不在家,讓他感覺像是個陌生人:

不敢和同學起衝突:

被媽媽當成“小爸爸”:

一些“男孩子的運動”,他渴望去做,卻只能陪媽媽在家裏看電視劇,織毛衣:

如何讓孩子有陽剛之氣?

第一點:從小學會講規矩,遵守秩序,培養好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爲習慣,不過分的寵愛和溺愛。

比如孩子兩歲以後,學會獨立自由行走的時候,應該多堅持讓他們走路,而不是孩子一喊累就把他們抱起來或者是扛起來,更何況,現在的孩子走路的機會本身就少的可憐,如果父母再寵一下,他們就完全沒有獨立行走的機會了。

比如吃飯的時候,應該坐在餐桌前專心的吃飯,玩的時候就專心的玩兒,不能三心二意。如果他不認真吃飯,千萬不要追着喂,等孩子餓的時候,也不要急着給零食,否則孩子再也不愛吃飯了,因爲他認爲自己還有退路可走。

再例如,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時候,要讓他學會自己背書包,上小學後就更不用說了。背書包上學,是一種非常有成就感和使命感的行爲,這種感覺,是我們家長無法替代和傳遞的,更不能剝奪。如果家長給他們揹着書包,他們就會認爲,生活中很多事情和行爲,都是可以讓家長替他們分擔,包括學習,他們也會這樣認爲,那後果可想而知了。

爲什麼現在的男生越來越娘 如何讓孩子有陽剛之氣 第3張

在教育上面,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堅守底線,不能孩子們一哭鬧,就無底線的縱容和讓步,那樣只會讓他們的脾氣和性格越來越糟糕,最後,無法自控和管理。

我們讓孩子在幼小的成長過程中,講規矩,守底線,講原則,這都是幫助他們長大成人之後,學會講誠信,遵守社會秩序,能夠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點:從小讓孩子們參與家庭生活和家庭事務。

比如,讓孩子們和家長一起洗碗、洗衣服,一起做家裏的衛生,一起佈置家裏的景觀,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讓他們充分的意識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這個大家庭美好的環境維護和正常的運轉,需要每個人做出自己相應的努力和貢獻,誰都不是多餘的。

不管他做的好不好,會不會做,我們都應該去引導,去鼓勵,去要求,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們自然慢慢就學會了,這也有助於他們以後的獨立和成長。

第三點:培養孩子們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能力。

在孩子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會幫他們洗衣服、找衣服、穿衣服,隨着他們年齡的增長,我們應該放手,讓他們學着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比如晚上睡覺之前,應該把第二天上學的衣服找好放在牀頭,第二天早上起牀之後,自己主動的穿衣服、洗臉、刷牙、梳頭,然後主動的提醒家長,該送他們上學了。

每天放學之後,有哪些作業,應該自己主動的去做,做完之後主動告之家長,或者請家長檢查,或者是自己自查。

這樣久而久之,也會培養他們對自己負責任的責任心。慢慢地,他們會明白,自己應該幹什麼?自己能幹什麼?自己會幹什麼?自己應該學什麼?

第四點:多帶孩子們參加合適的運動。

比如騎自行車、攀巖、溜冰、爬山、徒步等等,這些運動可以調節孩子們的心情,也可以健康他們的體魄。

平時堅持運動和鍛鍊的孩子,肯定會身體健康、心情愉悅。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的學習壓力越來越重,時間越來越緊,越到後面,拼的就是體質。

人的一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最關鍵的年齡段,就是孩子們打基礎的年齡。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幫孩子們打好健康的基礎。

健康的孩子非常自然地就會流露出陽光的一面。

第五點:多帶孩子們迴歸大自然,體驗大自然。

現在的孩子們,大多都生活在城市之中,很少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發現大自然的奇特,再加上孩子們現在的學業繁重,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就更少了,我們做爲家長,更應該儘可能抽出時間,在節假日時帶他們去戶外,去大自然中行走,甚至是發呆。

同時,可以引導孩子們學會觀察,學會發現,學會描述和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這樣不僅可以愉悅他們的心情,健康他們的身體,更可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現在很多孩子都害怕寫作文,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體驗的太少,經歷的太少。

不知道寫什麼,不知道怎麼寫,這是問題的根結所在。

迴歸大自然,還可以強大孩子們的內心,讓他們對大自然產生一種敬畏之心,以及對生命的敬畏,對上蒼的敬畏。這些,都是他們在學校的課堂上面,在作業裏面永遠學不到的東西。

要知道,不僅植物需要陽光的照射,我們人類的成長也需要陽光。

爲什麼現在的男生越來越娘 如何讓孩子有陽剛之氣 第4張

第六點:多帶孩子們參加公益活動,以及相關的志願者活動。

一定要讓孩子們明白,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人,是需要我們幫助的,我們每個人向社會、向大自然索取了很多東西,同時我們還應該回報,這個社會和大自然更多的東西,這樣才符合自然規律和生態的平衡。

比如,帶着自己的孩子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陪他們說上一會兒話,給他們送點物資,陪他們過一個生日等等。

再比如帶着孩子去山裏走訪留守兒童、留守老人,讓孩子們看到更多的生存狀態。在幫助他們的同時,也讓孩子明白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因爲安逸的生活來之不易。

通過這些行爲,間接的讓孩子們感受到生命的成長、衰老、死亡等等我們平時無法給他們講解的一些人生哲理。人一生中,生老病死是一個正常的過程,更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我們必須正確地認識和麪對這些問題。

孩子們在這些活動中,相信他們會明白生活的意義,以及生命的意義。

第七點: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們的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精神。

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不能因爲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物質豐富了而忘記這種美德和傳統。

我們做父母的,提供給孩子們的物資也應該是限量的,比如每餐必須吃完碗中的飯,控制零食;衣服和鞋子除非小和破,否則不要添置新的,更不要講究名牌,從而助長孩子們的虛榮心。玩具也必須限量和控制,而不是一味地無條件滿足他們的要求,要讓孩子們明白,所有的東西都不是自己想要就可以隨便要的,而是要有所節制,不鋪張,不浪費,能用就好,適用就好。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帶孩子多做一些辛苦的體力活,比如打掃家裏的衛生,公益環保活動的垃圾清理,以及去鄉下老家,幫助父母或者是其他老人上山砍柴、背柴、鋤地、挖紅薯、收玉米等幹一些農活。這些經歷一是可以豐富孩子們的生活,二是可以讓他們多接地氣,知道生存的不易,糧食來之不易,三是可以讓他們養成吃苦耐勞的品格。

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家裏的陽臺上用花盆一起種菜、種玉米等農作物,讓孩子們觀察植物生長的過程,同時也體驗當一個小農民的辛苦和成就。對於現在遠離土地、遠離大自然的孩子們來說,這也是難得的一種經歷和收穫。

第八點: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的作用。

我們經常在說,父母是孩子們的啓蒙老師,也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父母的所作所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包括他們今後性格的形成,以及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標準。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給孩子們做好榜樣,比如守時,講誠信,守規矩,不隨手亂丟垃圾,遵守交通規則,孝敬老人,不虛榮,不吹牛,不說大話等等。

榜樣的力量對孩子們的影響,我們千萬不可忽視,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持久深遠的。

例如你想要讓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孝順你,對你好,那麼在他們小時候,你就要帶着他們一起多回老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多孝敬自己的父母。你在做,孩子們在看、也在學。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