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常識 > 備孕 > 心臟病遺傳嗎

心臟病遺傳嗎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2.3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心臟病是一類比較常見的循環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調節血液循環的神經體液組織構成,循環系統疾病也稱爲心血管病,包括上述所有組織器官的疾病,在內科疾病中屬於常見病,其中以心臟病最爲多見,能顯著地影響患者的勞動力。
心臟病遺傳嗎
心臟病遺傳嗎

心臟病可分爲先天跟後天:1、先天性心臟病:心臟在胎兒期中發育異常所致,病變可累及心臟各組織。2、後天性心臟病:出生後心髒受到外來或機體內在因素作用而致病。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感染性心臟病、內分泌性心臟病、血液病性心臟病、營養代謝性心臟病等。症狀:常見症狀有:心悸、呼吸困難、發紺、咳嗽、咯血、胸痛、水腫、少尿等。體徵:常見體徵有:心臟增大徵、異常心音、心律失常徵、脈搏異常等。

心臟病不能吃什麼

心臟病人在日常飲食中要做到:1、少食 就是限制進食的數量和種類。心臟病人多半體重超重,因此應有意識地控制每日熱量攝取量,減輕體重。建議每次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加重胃腸負擔,引發心臟病發作。此外還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過涼過熱的食物,以減輕胃腸刺激。

2、少脂 : 就是儘量少食用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如油類、肥肉類食品,動物內臟等。過多的脂肪可以造成肥胖、高血脂,長期高血脂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脂肪的攝入量。膽固醇含量多少直接影響人體健康,過高會發生冠心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病,應適當加以控制。在飲食方面,應避免動物性食品,少吃肥肉、奶油、黃油等脂肪類食物,少吃動物肝臟、腦、魚子、墨斗魚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應多選用豆類食品,因黃豆中含有卵磷脂及無機鹽,對防治冠心病十分有利。

3、少鹽 吃鹽過多,會導致鈉水瀦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臟負擔,對預防心臟病不利,因此每日食鹽量最好不要超過6克。

4、多補充膳食纖維素,膳食纖維素是一種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物質,但它能促進膽酸從糞便中排出,減少膽固醇在體內生成,有利於冠心病的防治。纖維素主要存在於蔬菜中,以竹筍、梅乾菜、芹菜、韭菜爲代表,糧食作物中以黃豆、燕麥含量較多。國內認爲,每天纖維素應吃15~30克左右,才能滿足需要。據國外報道,如每天攝入26克纖維素,就可降低女性患心臟病的危險,同時心肌梗塞的危險也相對降低。

5、多補充維生素,豐富的維生素有助於心臟健康。如維生素C能改善冠狀動脈的血液循環,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完整性,還能促進膽固醇生成膽酸,從而降低血中有害的膽固醇。維生素E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飽和脂肪酸發生過氧化,保護心肌,預防血栓。維生素PP(即尼克酸、煙酸)能擴張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還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綠葉蔬菜中富含維生素C;肉類、穀物、花生、酵母中富含維生素PP;油脂、豆類、蔬菜中富含維生素E。

6、多補充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數量不多,但作用很大,心臟病人同樣離不開。硒能保護心臟,防止病毒感染,是心臟的守護神。鉻能強化胰島細胞,預防糖尿病,還能抑制膽固醇吸收,從而減緩或阻止冠心病的發生、發展。此外,鈣、鎂、鉀、碘等礦物元素也對保護心臟有益。

心臟病能否徹底治癒

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是胎兒時期心臟血管發育異常而形成的先天畸形,是小兒最常見的心臟病,其發病率約爲出生活產嬰的7~8‰。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主要有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其中以室間隔缺損最多,佔先天性心臟病的12~20%。

據介紹,先天性心臟病分爲非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和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非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中最常見的是室間隔缺損,最常見症狀是活動後心慌氣短,易感冒,大的室間隔缺損甚至出現反覆的肺炎、心衰、活動耐力下降、餵養困難、營養及發育障礙等,體檢時可聽到心臟雜音。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的突出表現是青紫,可於出生後持續存在,也可於出生後3至4個月逐漸明顯,在口脣、指(趾)甲牀、鼻尖最明顯,而潛伏青紫型心臟病平時並無青紫,只是在活動、哭鬧、屏氣或患肺炎時纔出現青紫,晚期發生肺動脈高壓和右心衰竭時可出現持續青紫。

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上述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一旦確診爲先天性心臟病,由醫生決定手術時機。李醫師說,現在醫學發展日新月異,絕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已成爲可完全治癒的疾病。

心臟病可以喝酒嗎

飲酒對身體不好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對心臟損害卻並非人人皆知。醫學已經證實,酒精本身可直接引起心肌損害,使心肌細胞及間質水腫和纖維化,引起心肌收縮力降低,臨牀上可表現爲心臟普遍性擴大,酷似擴張型心肌玻病人可出現各種心律失常,如室性過早搏動、心房顫動等;由於心肌舒縮功能障礙,可出現心功能不全的症狀。左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淤血和肺水腫,病人會產生心跳、勞力性呼吸困難、咳嗽,重者夜間不能平臥,咯粉紅色泡沫樣痰,若不及時處理可以因心力衰竭致死。重者心功能不全時,會產生體循環淤血的症狀,病人可表現尿少、下肢浮腫、肝腫大、頸靜脈怒張、腹水等現象。

心臟病的應急治療處理

心臟病的應急治療處理:冠心病一、病理基礎及發病高危因素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是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的一部分。其主要病變是冠狀動脈內膜脂質沉着、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局部纖維化或鈣化,造成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或阻塞(見上圖),從而導致狹窄遠端的心肌在運動甚至休息時出現缺血。冠心病在中老年男性中比較多見,目前已成爲中國城鎮人口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我國冠心病高發區中青島、北京、烏魯木齊分別排在前三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過程的具體原因尚沒有明確,但是通過大規模臨牀統計分析認爲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吸菸、肥胖等是冠心病的主要的高危因素。

二、臨牀表現和診斷冠心病的臨牀表現最爲引人注目和常見的是"心絞痛",而危險性最大的是急性心肌梗塞,往往導致搶救不及而猝死。但有一部分病人卻從未有過心絞痛,甚至在心肌梗塞時也未有過疼痛,而主要是表現爲胸悶或心前區不適心絞痛患者的診斷主要依靠典型症狀、發作時的心電圖等即可診斷。對於症狀不典型的患者應行運動心電圖實驗、核素心肌灌注掃描等檢查以明確診斷,24小時持續心電監測(Holter)對診斷也有幫助。對於急性心肌梗塞,目前主要的診斷依據是典型症狀、心電圖演變過程和心肌酶學演變的證據。目前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不僅可以明確冠狀動脈病變的位置、性質、程度,而且對後期治療起到決定性指導意義。 

三、冠心病治療方案的選擇:由於目前冠心病的具體病因尚未明確,目前的醫療界尚無根治冠心病的方法或特效藥物。所有的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控制症狀的發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冠心病的治療方案主要有以下四類: A、調整生活習慣,控制冠心病高危因素:即控制血壓、血脂、血糖,戒菸減肥等,平時加強鍛鍊身體。 B、內科藥物治療:主要是指硝酸酯類和中藥合劑等冠脈擴張藥物(硝酸甘油、消心痛、魯南欣康、速效救心丸、丹蔘滴丸)。另外,鈣離子拮抗劑(合心爽、絡活喜)、β-受體阻斷劑(倍他樂克)可以起到緩解冠脈痙攣、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ACEI類(悅寧定、蒙諾)可以減低心臟後負荷,在醫師的指導下可以酌情聯合使用。對於急性心肌梗塞6小時的沒有溶栓禁忌的患者,可以考慮施行溶栓治療。

由於溶栓治療有腦出血等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所以溶栓治療需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並且應具備一旦溶栓失敗則轉行急診PTCA或急診CABG治療的條件。 C、內科介入治療:包括PTCA、支架植入、激光旋切等方法。介入治療最大的優點是創傷小,實施迅速,對於急性心梗等的治療有獨特的優勢,患者易於接受。但由於其本身技術上的缺陷,對於冠脈病變瀰漫、伴有偏心性鈣化斑塊、多支病變、左主幹病變等屬於絕對或相對禁忌。另外,在PTCA+支架植入6個月內約有1/4~1/3的患者出現冠脈內再狹窄,這是目前心臟內科急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出現的覆膜支架使植入後再狹窄率明顯下降,但尚無遠期通暢率的報告,並且費用高昂。 D、外科手術治療:主要是指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和激光心肌血運重建術(TMLR)。

CABG手術的遠期效果在冠心病治療中是最好的,採用乳內動脈、橈動脈等搭橋,10年通暢率在90%以上;即使採用大隱靜脈等搭橋10年通暢率也在60%左右。在美國,每年CABG手術例數在幾十萬例以上,而在我國,由於心臟外科起步較晚、患者存在懼怕手術的心理、以及一些其他原因,每年CABG的手術例數不到5000例,並且都集中在北京等醫療水平相對高的地區,在全國的普遍推廣尚需進一步努力。 E.激光打孔:激光打孔手術是在80年代發展的技術,適用於不能行PTCA,也不能耐受CABG手術,但必須治療的嚴重冠心病患者,但現在其療效尚未完全肯定。 F.心臟移植:終末期冠心病患者,大面積心肌梗塞,心功能低下,EF值。

先天性心臟病的最佳治療時機

先天性心臟病的最佳治療時機在學齡前。目前,在先天性心臟病治療上,醫學界主要採用外科手術治療和內科介入治療兩種治療方法,比如,近年來開展的封堵介入治療適合於部分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而外科手術治療適合於各個部位、各種類型的室間隔缺損病症治療。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