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品質 > 健康生活 > 頸椎病是這樣發生的——漫談頸椎病發病機制

頸椎病是這樣發生的——漫談頸椎病發病機制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形態改變:頸椎有一個正常的“前凸”(即曲線的凸面向前),這是一個穩定的位置,由韌帶、肌肉、關節突及椎間盤的形狀共同來維持。頸椎前凸曲線的頂點在C5、C6間,下頸椎最大限度的屈曲、伸直與旋轉發生於此,此區因活動度大而易受損傷。曲度的大小受很多因素影響,實質上,肌肉的緊張度是決定脊柱彎曲程度的主要因素。椎間盤佔頸椎高度的25%,是椎間盤而不是椎體本身使頸椎保持背屈的狀態,頸椎前凸減小會使椎間盤承受額外的壓力,這種曲度的減小可能因既往創傷及前部韌帶的繼發性短縮造成,也可能因頸深屈肌的持續性收縮造成。

頸椎病是這樣發生的——漫談頸椎病發病機制

病理生理改變:頸椎病是經過了頸椎間盤退變-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骨贅形成等一系列的病理性改變,對脊髓、神經根以及周圍血管等造成壓迫或者刺激後產生的症狀和體徵。頸椎間盤正常的應力分佈依靠頸椎生理弧度的存在,而頸椎生理弧度的存在依靠頸背部肌肉的彈韌度。所以,肌肉彈韌度下降,久而久之便會造成頸椎病的提前發病。頸型頸椎病單純以頸背部肌肉局部勞損爲主,頸椎整體失衡狀態還比較侷限,還沒有對頸部神經、血管等造成影響。因此針對頸型頸椎病患者進行積極的物理干預,能夠比較明顯的延緩頸椎退化的趨勢,從而緩解症狀。

生物力學改變:與健康人對照相比,頸型頸椎病患者的前屈、後伸以及旋轉肌羣的肌力均顯著下降,後伸肌羣的肌力減弱尤其明顯。頸椎存在一個動力平衡和靜力平衡的動態平衡穩定狀態,由於急性損傷、慢性勞損所導致的頸椎外源性失穩,以“動力失衡爲先,靜力失衡爲主”,漸漸激發頸椎的內源性穩定失衡,頸椎生理弧度的改變便是其最直接的表現,除了生理弧度的改變,頸前肌羣攣縮,頸後肌羣牽張也是主要變化,這些變化使得頸椎出現反弓甚至出現肩部疼痛、活動不利等症狀。頸椎是脊柱中活動最大的部分,現代醫學認爲頸椎病是頸椎退行性變引起的。正常椎間盤的退變,男性從11~19歲開始,女性從21~29歲開始。可是臨牀發現,頸椎病的發病逐漸低齡化,經過頸椎病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工作緊張及長期伏案工作者頸椎病發病率高,達到58.70%~78.83%。

有研究頸椎生理曲度後指出:長期低頭工作、或者有不良生活習慣和睡眠姿勢的人羣有很大概率出現頸椎生理弧度異常,他們的頸部肌肉和韌帶長期處於一種失衡的狀態,導致椎間盤應力分佈不均勻,纖維環排列繼而出現紊亂、斷裂,最終導致椎體鬆動不穩。而這種頸椎不穩的狀態一方面會造成頸部周圍肌羣失衡的加重,疲勞性損傷反覆出現;另一方面會引起椎間出血、水腫,刺激竇椎神經節,引起頭頸肩背不同程度的疼痛,隨後進一步刺激外周神經分支,形成一個疼痛、肌肉痙攣、神經水腫、疼痛的惡性循環,長時間維持這種狀態就會有頸椎活動受限、生理曲度變直、頸椎間盤變性突出以及頸椎椎體骨質增生等退行性改變的出現。也有研究稱:頸椎生理弧度的改變是一種機體代償性的保護反應,這種改變雖然能暫時穩定頸椎,若該保護一旦失代償,在一定的誘發因素下就會引發或加重疼痛或麻木的症狀,生理弧度的恢復,在一定年齡段內,與各項症狀的恢復有密切聯繫。

明白了頸椎病的發病機理,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缺少了頸部後伸肌羣的鍛鍊,早期的頸椎病,特別是頸型頸椎病就會不請自來。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