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品質 > 健康生活 > 骨肉瘤檢查的標準

骨肉瘤檢查的標準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8.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信大家對於惡性癌腫都不陌生,而骨肉瘤是常見的原發性惡性癌腫之一。據調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骨肉瘤病例確診時已出現肺內轉移,因此,早期診斷對骨肉瘤的治療及預後均非常重要。那麼,對於骨肉瘤檢查的標準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下。

骨肉瘤檢查的標準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來源於間葉組織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發病率在原發性骨腫瘤中佔第二位。好發年齡爲10~25 歲,男性略多於女性。其好發部位爲長骨幹骺端,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最多見。骨肉瘤惡性程度高,易早期發生肺轉移,預後較差。本文就骨肉瘤的臨牀特點及診斷方法作一簡述。

1. X 線檢查(最重要的影像學檢查方法):長骨幹骺端偏側的溶骨或成骨,或兩者兼具改變,形狀不一,模糊不清;骨皮質破壞、瘤骨形成;骨膜反應:Codman 三角、「日光放射」等;胸片:有助於早期發現肺轉移。

2. CT:可顯示骨破壞狀況和腫瘤內部骨化程度,強化後亦可顯示腫瘤的血運狀況、腫瘤與鄰近血管關係以及在骨與軟組織中的範圍。

3. MRI:對軟組織顯示清晰,在術前化療效果評估中具有重要意義,可顯示腫瘤在軟組織內侵及範圍、骨髓腔內侵及範圍、發現跳躍病竈等。

4. DSA:爲識別腫瘤血供及進行介入治療提供參考。

5. ECT、PET-CT:可確定腫瘤的大小及轉移病竈,有條件者可考慮應用 PET-CT 對腫瘤進行輔助分期、病情判斷及療效評估。

所有疑似骨肉瘤患者的標準診斷步驟應包括:臨牀表現、體檢、實驗室檢查(血常規、鹼性磷酸酶等)、原發病竈影像學檢查(X 線平片、病變部位 MRI 及 CT 掃描 ),骨掃描,最終確診尚需病理學診斷。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