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百貨 > 教育資訊 > 超七成大學生願意主動玩梗 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現象

超七成大學生願意主動玩梗 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現象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6.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有一份數據調查顯示有超七成的大學生原因主動玩梗,網絡流行語的更新是非常頻繁的,要時刻緊跟熱度潮流,但玩梗也有高下之分,那麼,超七成大學生願意主動玩梗是真的嗎?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現象?下面本站小編就來說說。

超七成大學生願意主動玩梗 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現象

超七成大學生願意主動玩梗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近1000名高校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調查顯示,72.48%的高校大學生願意主動“玩梗”;26.61%表示“順其自然”;僅有0.91%的高校大學生非常抗拒接收最新的網絡流行語。

超七成大學生願意主動玩梗 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現象 第2張

調查顯示,67.34%的被調查者在瞭解到某個新“梗”時,會在適合的場景與好友分享,19.05%熱衷於與好友用網絡流行語進行交流,甚至主動創造新“梗”,13.61%表示自己“看看就過了”。

超七成大學生願意主動玩梗 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現象 第3張

另外,在“流行梗知多少”的測試中,超過90%的被調查者可以接上超過4句網絡流行語。

調查顯示,青年人熱衷於“玩梗”的原因包括:方便與朋友交流(47.78%),利於語言表達更有趣(75.71%),有助於語義表達更加準確(20.26%)和爲了展示自己的標新立異(9.88%)。

63.81%的被調查者認爲用“梗”可以更精確地表達情緒和想法,54.54%喜歡“玩梗”與朋友產生共鳴。

調查顯示,表達過於直接、草率(24.8%),容易產生信息焦慮(31.65%),使用不當因而傷害感情(63.51%),表達過度娛樂化導致傷害語言文化(63.61%)和過度使用因而造成厭煩(64.82%)是大學生眼中“玩梗”的缺點。

超七成大學生願意主動玩梗 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現象 第4張

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現象

互聯網讓今天的語言使用生態豐富多彩:有的梗是對日常生活的總結,比如朋友圈經常刷屏“我的青春結束了”,後來演變成“我青結”;有的是對熱點事件的討論,引起語義符號嬗變,譬如《隱祕的角落》帶火了“一起去爬山嗎”;有的是方言梗,比如“藍瘦”“方了”“老鐵”;還有一些純粹是語言解構,比如“細思極恐”“不明覺厲”……無論表現成什麼樣式,網絡流行梗都是語言系統對現實社會迅速、直接的反映,背後是社會文化和語言環境的變化。

“造梗”“玩梗”的主要目的,是創造一種文化上的聯結。人們運用它,並不追求意義的準確,而是尋找情感的共鳴,互聯網上互不相識的兩個人,心照不宣玩起同一個梗,可以迅速建立聯繫,完成身份認同。

同時,“玩梗”也展示了語言的包容性。語言就如同一條有生命力的河流,對新的語彙和表達,總是敞開懷抱、容納它們。但是,語言之河看似包容,也會通過分層過濾,淘盡渣滓、淬鍊真金。

從這方面講,“玩梗”也有高下之分、雲泥之別。

譬如,古人也會“玩梗”,但許多梗並不低俗。譬如漢朝王莽新朝,民間流傳一首歌謠,“竈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此梗簡單易懂,諷刺的是廚師也能搖身一變成爲官員。東漢劉秀稱帝之後,派張勘做漁陽太守八年,打退匈奴侵擾,開墾良田近萬畝,民間歌謠稱:“桑無附枝,麥穗兩歧,張君爲政,樂不可支。”這些梗,都是村婦、農夫、樵子之流的作品,當時也許算不得高級,卻因爲內涵豐富、朗朗上口,流傳至今。

今天的“互聯網梗”,我們不排除有一些歷經時間沉澱,會成爲後人眼中的“神梗”,甚至成爲一種常用表達。

但顯然,有更多的網絡熱詞,已經消失在了詞語的密林之中。

這些轉瞬即逝的語言梗,其生命力之弱,大都是因爲沒有“所指”,沒有解讀的空間、深究的意義,甚至,許多是文化糟粕。好比最近流行的“祖安文化”,自以爲幽默的“化糞池警告”等,就是一種負面語言表達。

對讀者來說,碰到低俗、惡俗、粗俗的網絡梗,也有必要擦亮眼睛。

超七成大學生願意主動玩梗 如何看待玩梗文化的現象 第5張

縱觀語言發展歷史,每個時代都有舊質語言要素的消亡,也有新質語言要素的產生,這是語言創新的必經階段。

在今天這個階段,“玩梗”成爲年輕人社交的快捷鍵,也大概是它創新發展的一部分。

不過,對於其中的好壞,我們也要有自知之明,既要敞開懷抱,接受更多的新語彙、新表達,也要有所選擇,起碼,對互聯網的糟粕文化,應該有所體察,及時引導。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