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指南 > 生活疾病 > 結腸息肉和息肉病的治療方法

結腸息肉和息肉病的治療方法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8.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治療

結腸息肉和息肉病的治療方法

由於息肉的性質難以從肉眼中判斷,一般發現後必須手術摘除或切除進行病理學診斷,所在部位的息肉或腺瘤的大小、數量、有蒂或無蒂和息肉的性質不同,因此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

1、手術方法

(1)陷阱凝固方法:首先吸收周圍附着息肉的粘液和糞水,吸入空氣,置換腸道中可能含有的氫氣、甲烷等,防止電灼時爆炸,避免附近的息肉拉開陷阱,損傷腸壁,損傷腸壁,進入粗陷阱後,根據不同的電流速度,切斷

(2)活檢鉗凝固法:對於0.5cm的廣基病竈,用活檢鉗全部咬住,使基礎變成幕狀的狹窄假蒂,然後用電流凝固幾秒鐘,局部變成灰色,活檢鉗可以咬緊組織送去病理檢查。

(3)冷凝器灼熱法:多爲0.5cm以下的病竈,多爲良性,鉗子不能切除的,冷凝器接觸後可以冷凝電流灼熱切除。但勿過深以免穿孔或遲發性穿孔,後者可發生於術後2~7天。

(4)手術治療:息肉和息肉病的手術治療一般包括局部切除、腸壁切除、腸段切除、次全結腸或全結腸直腸切除。根據息肉的數量、有無蒂和所在部位,①蒂單獨作爲內腔鏡下的圈套、電灼(凝結)或結紮摘除。對於體積大的人,不易切除或切除陷阱,也可以選擇腸壁和腸段切除。②無蒂或廣蒂者位於腹腔反折以下者局部切除,反折以上者切除腸壁包括基底部腸壁一起切除或腸段切除。③腺瘤病,包括家庭性、非家庭性,Gardner和Turcot病有很多腸瘤,容易癌變,年齡早,家庭性腺瘤病一般在50歲之前全部癌變,因此主張診斷患者全結腸直腸切除、迴腸造瘻,但給年輕患者帶來終身生活不便剩下的直腸是否是癌變的來源,25年的隨訪只有6.5%發生直腸癌,而且多爲初期,術後需要嚴格的隨訪。最近,直腸部分被切除,直腸附着的粘膜被剝離,直腸粘膜,留下直腸管,直接符合直腸下段。總之,保留肛門功能,給手術帶來困難,但可以避免終身迴腸造瘻,容易被患者接受。

2、手術選擇

(1)內鏡下切除蒂息肉和無蒂息肉:蒂息肉在結腸鏡檢查時一起切除圈套,無蒂息肉小的可電灼切除,大的可粘膜下注生理鹽水。陷阱電灼切除後常見併發症爲術後出血,爲0.1%~0.2%。

(2)術後1~3年跟蹤1次,包括對進展性腺瘤原位癌的人或高度不典型的增殖。腺瘤息肉淋巴管貫穿粘膜肌層,伴隨重度不典型的增生癌變者,限於粘膜,無淋巴結轉移。

(3)可以切除蒂息肉。無蒂息肉的處理如下:①<;0.5cm的人可以用活檢鉗凝法切除息肉,標本送病理檢查②0.5~1.0cm的人可以用圈套凝法切除③多發性,不易一個一個地鉗子切除的人應該用手術切除,肉眼判斷爲良性者,可以用電凝燒除法去除爐子。

(4)手術切除:>;2cm絨毛狀廣基腺瘤不應通過結腸鏡塊切除,應通過手術切除。腹膜反折以上不能通過內鏡切除的人,必須直接接受直腸癌手術處理,因此類患者有1/3以上附帶浸潤性癌變的內鏡切除的人,切除後必須仔細進行病理檢查,發現浸潤性癌時必須進行根治術。位於腹膜反折以下者可經肛或經骶行局部切除。

(5)腺瘤癌變的處理原則:

①癌變侷限於黏膜層的原位癌:一致認爲採用局部切除即可,但需病理證實。

②惡性息肉:爲腺瘤伴癌浸潤,侵及黏膜及黏膜下,結腸鏡下切除易殘留及淋巴結轉移,因此主張證實爲惡性者應再手術。小的扁平者可先行息肉切除,在內鏡檢查時如疑爲惡性,需手術切除,故在內鏡摘除時在局部注入Indiaink,待病理確診後,爲進一步手術中作標記。惡性瘤摘除後3~6個月隨訪,有復發則再手術切除腸段。

③浸潤癌:癌變穿透粘膜下層時,處理意見不同。手術方式的選擇主要取決於癌症轉移和復發的危險性。文獻347例浸潤癌,總淋巴結轉移率9%,其中無蒂腺瘤惡性變化轉移率15%,癌殘留6%。有蒂轉移率爲7.8%,其中癌症爲2.3%。癌症限於有蒂或腺瘤頭部者,淋巴結轉移率爲3%,癌症進入頸部、基部時淋巴轉移率爲20%。

⑤腺瘤癌浸潤肌層:一般認爲分化需要根治術。但也有人報道,T2期直腸下段癌症局部切除放射治療,療效令人滿意。

二、預後

1、息肉病有明顯的癌變趨勢。單純性息肉病主要分佈在直腸和乙狀結腸,最大的息肉直徑爲4cm,癌變。患者病情惡化就診時癌變率爲36%(Hullsiek)或73%(Dukes)。癌變的傾向性被認爲和基因變異對致癌因子的敏感性升高有關。

2、病程長短和息肉病癌變率呈正相關。據統計,59例患者癌況,病程5年內患者癌變率爲12.7%,5~10年患者達41.8%,10年以上患者癌變率高(45.4%)。該組病例有4例20年後還未發現癌變。

3、癌變和年齡有關。本病多發於20歲左右,10歲前,40歲後發病人少。癌變年齡大多在30歲以後,比普通人早10~20年。分析大組病例後,從發病到診斷癌變,平均相隔8~15年。根據年齡組的分析,癌變率在19歲以下爲29%,20~29歲爲38%,30~39歲爲82%,50~59歲爲92%。

4、息肉病發生癌變者,多中心發生者多,直腸和乙狀結腸癌發生者多。臨牀活檢時要注意這些特點。

單純性息肉病在手術或電灼治療後殘留的大腸粘膜有重新形成息肉的傾向,重新形成的息肉被稱爲複發性息肉。56例術後跟蹤發現,70%可出現複發性息肉,其中12.5%發展爲癌症,近年來主張結腸全切。但在1962年之前,全球也曾報告過10例單純性息肉病自發消退的病例,其機制並不清楚。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