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指南 > 生活疾病 > 梅毒的幾個傳播途徑介紹梅毒患者易犯的五大誤區

梅毒的幾個傳播途徑介紹梅毒患者易犯的五大誤區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梅毒是慢性接觸性傳染病。梅毒的病原體是蒼白的螺旋體,是對人有嚴重致病性的螺旋體,侵犯任何器官,產生各種症狀。梅毒螺旋體只感染人類,因此梅毒是唯一的感染源。其傳染途徑,後天性梅毒主要通過性交傳染,少數可以通過吻傳染,也有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而致病的。無法治療的梅毒患者,感染後一年內,其傳染性最大,病期越長,傳染性越小。感染4年後,通過性接觸一般沒有感染性,但仍能傳染胎兒。

梅毒的幾個傳播途徑介紹梅毒患者易犯的五大誤區

梅毒的幾個傳播途徑解讀

梅毒的傳染性很強,傳染途徑大類可分爲直接接觸可分爲性接觸和非性接觸兩種方式。很多人平時不會去一些不正規的地方,對自己患有梅毒感到不可思議。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如下。

1、性接觸傳播

臨牀上90%以上的梅毒通過與梅毒患者的性接觸傳播。性接觸的方式包括性交、熱吻和皮膚接觸的擁抱。由於人體生殖器部位皮膚粘膜薄,血管豐富,性交時處於極度充血狀態,性交摩擦可造成細微損傷,爲梅毒蒼白螺旋體的入侵創造條件。

2、間接接觸傳播

接觸梅毒患者使用的東西,如患者的衣服、被子、物品、用品、工具、廁所、浴巾等,可能會被患者的分泌物污染,感染梅毒蒼白的螺旋體。甚至與梅毒病人密切生活在一起的健康人,當輕微的傷口接觸到這些沾有病原菌的物品時,就容易感染上梅毒。

3、血源性傳播

梅毒的病程較長,梅毒螺旋體可在患者的血液中潛伏一段時間。尤其是潛伏期梅毒患者,體內雖感染有病原體但可以無臨牀表現,健康者或其他各種疾病的病人輸入了由他們提供的血液或血液製品,就可以使受血者感染梅毒。

4、胎盤傳播

如果孕婦感染了梅毒,在懷孕期間可通過胎盤而使胎兒傳染梅毒。孕婦患梅毒,未及時發現和治療,或治療不徹底,梅毒蒼白螺旋體可通過胎盤血液循環傳染給胎兒,使胎兒感染梅毒。胎盤傳染主要在孕婦早期梅毒時發生。當胎兒經過感染有梅毒的產道時,產道部位的梅毒蒼白螺旋體可感染給胎兒,導致新生兒傳染梅毒而發病。

梅毒患者易犯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性傳播是惟一途徑

性行爲是傳播梅毒的一個主要途徑。但除此之外,梅毒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傳播,其中之一就是間接感染。

正常人體的皮膚、黏膜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可以抵禦各種有害物質進入體內。皮膚的正常防禦能力被破壞(表皮破損等),與帶梅毒螺旋體的浴具、衣服等接觸,或者直接接觸患者損傷的皮膚粘膜,梅毒螺旋體有可能進入人體發病。因此,梅毒患者要注意個人和公共衛生,前後洗手,不要使用別人的東西,不要傷害自己。

誤區2:便後不洗手就不會感染病毒嗎?

梅毒的疹子除了長在冠狀溝、包皮、龜頭、陰囊外,還長在手指、嘴脣、眼瞼內,成爲梅毒十大誤區之一。

一期梅毒的創傷面含有很多梅毒螺旋體,梅毒螺旋體可以從破損的皮膚粘膜進入人體,可能傳染給他人。因爲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手有小的損傷,所以和梅毒患者握手容易中手。即使皮疹不長在手上,梅毒患者小便不洗手握手也會麻煩。因此,梅毒的檢查表上醫生標上危險的文字,以免檢查員的職業感染。

誤區3:使用避孕套能隔絕病毒嗎?

梅毒螺旋體大量存在於皮膚黏膜損害表面,也見於唾液、乳汁、精液、尿液中。從破損的皮膚黏膜進入人體後,數小時即侵入附近淋巴結,在2—3日經血液循環播散全身,大約經3周的潛伏期,在入侵部位發生初瘡,這是一期梅毒。此後機體產生抗體,螺旋體大部分被殺死,硬下疳自然消失,進入無症狀的潛伏期,此即一期潛伏梅毒。如果在6個月到2年內又復發者稱爲二期復發梅毒,也成爲梅毒誤區的一種。

梅毒既不疼也不癢,出疹子也能治好,難以引起患者的注意。一所大學的研究生獻血時檢測出梅毒,她說遭遇強暴,之後沒有去醫院檢查治療,感染梅毒自己也不知道,檢查時已經發展成二期。據調查,如果男性一期梅毒與女性發生關係,女性中招的概率達到60%-70%,即使使使用避孕套,也有30%的失敗率。

誤區4:症狀消失,天下和平

感覺症狀消失後不再治療,也有不去醫院複查的患者。因爲皮膚性病專業的醫生治療梅毒並不像趙社長那麼簡單。梅毒治癒的標準不僅僅是臨牀治癒,也就是說症狀、體徵消失,還要達到血清學治癒,也就是說血清中梅毒螺旋體消失。

雖然梅毒治癒比較快,如果給予驅梅治療,症狀和體徵會消失得更快,但血液中的梅毒螺旋體仍然存在,如果不徹底治療,一期梅毒可以發展成二期梅毒,或者潛伏,多年後才發病。此時,患者雖然沒有出現症狀,但仍然可以感染他人,將來神經系統損傷的比例遠遠高於正規治療的患者。因此,得了梅毒,不僅要及時治療,還要徹底治療。在治癒後的兩年內還應進行定期隨訪(臨牀+血液檢查):第一年,每3個月複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複查一次。總之,治療要堅持,而且要跟進。如果有再次發生的傾向,必須進行另一個療程的治療。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