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指南 > 用藥指南 > 中西醫的失眠療法有哪些?推薦幾種助眠食物緩解失眠

中西醫的失眠療法有哪些?推薦幾種助眠食物緩解失眠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失眠是中醫腦科的常見病。早在2000年前,中國就有一本古老的醫學書籍《內經》稱這種疾病爲失眠或失眠。由此可見,中醫是第一個瞭解失眠的人。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中醫對失眠和失眠飲食的理解

中西醫的失眠療法有哪些?推薦幾種助眠食物緩解失眠

失眠的病因

古代中醫認爲失眠是由思考傷脾、脾血虧損、多年失眠引起的。由此可見,失血、久病、衰老、常期營養不良等血虛貧血是失眠的主要原因。又稱胃氣不和、睡不着

現代醫學主要分爲四類:

1、身體原因:如疼痛、咳嗽、瘙癢治療、心原性或肺原性哮喘、胃腸炎嘔吐腹瀉等,常導致失眠;

二、生理原因:由於工作和生活的變化,如乘車、夜班、喝濃茶、咖啡等,也會產生失眠;

三、精神因素:興奮和焦慮易引起失眠;

四、藥物原因:咖啡因、麻黃素、異丙基腎上腺素等多種藥物均可導致失眠。

中西醫失眠療法

在治療方面,除了西醫治療原發病外,安眠劑主要用於治療,但長期使用安眠藥會產生藥物依賴狀。

在中醫治療中,主要採用中藥和鍼灸治療。

中醫在治療失眠方面有2000年的臨牀經驗,應用的處方藥很多。介紹了中國一家中醫院治療失眠的良方。本方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其臨牀療效觀察如下:共治療失眠40例,結果完全癒合34例,改善6例。其處方組成如下:

夜交藤12合歡皮

徐長卿5錢的桑椹

棗仁5錢柏子仁5錢

五味子2錢丹蔘5錢(煎服)

在鍼灸治療方面,經過多年的臨牀實踐經驗,結合穴位治療失眠的療效顯著。有些人在那天鍼灸後睡得像嬰兒一樣好。治療失眠的結合點分佈在人體的五個部位,如頭部睡眠三針、耳朵安神四點。手部睡眠點、頸部睡眠點、足部睡眠點等。

推薦失眠安神食品

失眠,除了吃安眠藥還有更好的方法嗎?試試這些安神食品!

1牛奶

牛奶,也被稱爲牛奶,甜而平。牛奶是治療失眠的理想食物。牛奶含有色氨酸,使人感到睏倦,可以發揮睡眠的作用,加上牛奶營養產生的食物和衣服,可以增加催眠的效果,脫脂牛奶和不脫脂牛奶有同樣的效果。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當人們運動肌肉刺激神經末梢在白天釋放鈣時,血液將其帶入睡眠中心,當一定數量的鈣儲存在睡眠中心時,人們就會感到睏倦。也就是說,血液中必須有足夠的乳酸來驅動鈣隨着血液流入睡眠中心。脫脂牛奶含有鈣和乳酸,尤其是中老年人。身體很難同時獲得這兩種有效成分。因此,服用脫脂牛奶和鈣片可以增強其療效。試驗還證明,一般安眠藥的作用逐漸減弱,牛奶的催眠作用逐漸增強,尤其是下半夜,對老年失眠的治療更爲理想。

2小米

小米,又稱小米,味甘鹹涼。陳小米又苦又冷。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小米煮粥吃丹田,補虛開胃。其功能是健脾、和胃、安眠。

根據現代醫學,飯後的睏倦往往與食物蛋白質中的色氨酸含量有關。色氨酸能促進大腦神經細胞分泌血清素-5-羥色胺,使人慾睡。它能暫時抑制大腦的思維活動,使人感到睏倦。大腦神經細胞分泌的物質越多,人們就越感到困難。小米中色氨酸的含量在所有穀物中排名第一,每100克食物中色氨酸含量高達202毫克,是其他穀物無法比擬的。此外,小米富含易消化的澱粉,能使人進食後感到溫飽,促進胰島素分泌,進一步增加腦中色氨酸的數量。

3百合

百合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臨牀上多用於治療肺結核久咳、咳痰血、熱病後餘熱未清、虛煩驚悸、恍惚、腳氣浮腫。《日華子本草》稱之爲安心、定膽、益志……經臨牀觀察,百合對神經症、更年期綜合徵引起的心悸、失眠、多夢療效較好。

4靈芝

性味甘甜,微苦,微溫。益氣,養心安神,止咳平喘。失眠、心悸、健忘等疾病用於心氣虛或氣血不足。靈芝是一種味甘平和的產品,能益心、寧心、增智。因此,它可以治癒上述證據,並可以廣泛應用於所有虛勞體弱的疾病。本草綱目稱之爲治虛勞。靈芝治療神經衰弱、失眠、消化不良等慢性病。根據《食物中藥與便便》,神經衰弱者每天用6~10克水煎服,或製成20毫升的靈芝糖漿。

現代研究數據證實,靈芝能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改善冠狀動脈血液循環,增加心肌營養和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和糖,增強心肌和身體對缺氧的耐受性;靈芝能降低血脂,調節血壓,保護肝臟,祛痰止咳。靈芝有很好的食療價值。由於靈芝具有良好的安神定志作用,對長期失眠、神經衰弱、心悸、精神疲勞、面部憔悴有明顯的臨牀療效。

5豬心

豬心,甜,鹹,平。安神定驚,養心補血。豬心作爲一道營養和藥用菜餚,歷史悠久。民間有之爲以心補心,這也是有道理的。豬心的蛋白質含量是豬肉的兩倍,而脂肪含量只是豬肉的十分之一。此外,它還含有更多的鈣、磷、鐵、維生素、煙酸等成分。可用於增強心肌營養,增強心肌收縮力。可治療驚悸、驚慌、自汗、失眠等疾病。

6酸棗仁

酸棗仁,性味甘平。具有養肝、寧心、安神、收汗的功效。治虛無眠、驚悸、煩渴、虛汗。

藥理學研究證實,口服或腹服或腹腔注射給大白鼠是鎮靜和嗜睡的。酸棗仁具有鎮靜和催眠作用,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正常狀態還是咖啡引起的興奮狀態。臨牀應用證明,生炒都有催眠作用。

7茯苓

茯苓性甘、淡、平。有利於水分滲溼、健脾、安神的功效。《本草衍義》說:茯苓、茯苓神有很多行水的功效,益心脾是必不可少的。《本草綱目》還說:後人治心病一定要用茯苓神,所以傑古張因風眩心虛,非茯苓神無法消除。然而,茯苓並沒有治癒心臟病。

8萵苣汁

萵苣汁,味道和萵苣一樣,苦,甜,涼。《本草拾遺》稱其爲利五臟,通經絡,開胸膈。據相關資料顯示,萵苣莖、葉、皮的乳白色漿液具有鎮靜安神的功效,有助於兒童和中老年人睡眠。睡覺前,食服效果明顯。

9小麥

小麥具有滋養心靈、滋養心靈的作用,特別適合女性神經衰弱、不安、失眠,或悲傷哭泣、數欠(即中醫稱爲女性髒病)食用。古代有甘麥棗湯,小麥60克,棗15克,甘草10克,水3碗,煎至1碗,睡前一次。

10糯米

糯米補氣補血,暖脾胃,適合所有身體虛弱的人,尤其是粥,或者和紅棗一起煮粥,可以滋潤補虛,溫暖五臟,益氣安神。

11西谷米

西谷米能補脾益氣,適合所有身體虛弱的人,或產後神經衰弱的人。柑橘園小識雲:健脾運胃,久病虛弱者最宜煮粥。最好和紅棗、蓮子或胡桃一起煮粥。

12鵪鶉蛋

鵪鶉的肉與蛋,其營養價值比雞高,鵪鶉肉含蛋白質24.3%,比等量雞肉高4鵪鶉蛋含有13%的蛋白質比等量雞蛋多15%7%,特別是鵪鶉蛋富含卵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因此,神經衰弱的人應該經常吃鵪鶉蛋和肉。

13蛤士蟆油

蛤蟆油又稱野雞油。它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激素。它是一種更好的滋補和強壯的食物。適用於精力消耗、神經衰弱、長期疾病和產後虛弱的人羣。民間主要用於治療神經衰弱。例如,遼寧的主要藥材包括:治療身體虛弱和神經衰弱。《四川中藥志》還說:治療神經衰弱:蛤蟆油、土燕窩、蒸服。

14牡蠣肉

牡蠣肉可以治療失眠、煩躁和不安。《醫林彙總》認爲牡蠣肉清肺補心,滋陰養血。崔禹錫的《食經》還載道:治夜不眠,志不定。因此,神經衰弱的人應該吃得很好。

食療中助眠的祕訣

說到失眠,經歷過失眠的人一定會感到痛苦。但恐怕只有少數人能回答原因。事實上,失眠和人體的五臟――心、肝、脾、肺、腎都有關係。

心是最直接的關係。中醫所謂的心不僅指心器官,還包括大腦和自律神經的功能,如分析、思考、記憶、睡眠等。現代人生活緊張,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擔心。而過度“用心”的結果,就是讓“心”疲累不安、思緒不清,導致睡眠質量遭到破壞。此外,其他人,如肝火旺盛、脾胃不和,很容易與失眠相伴。爲此,臺灣《健康》雜誌邀請專家對現代人最容易出現的幾種失眠症狀進行飲食調理。

肝鬱化火。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壓力和抑鬱會影響肝臟的健康。當人們承受壓力時,肝臟是一線將軍,所以他們經常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氣大多變成火,使身體處於亢進狀態,難以入睡。

睡眠提示:當壓力較大時,補充可以緩解肝臟壓力的食物,如綠色和酸水果,如檸檬、獼猴桃、李子和綠色蔬菜。此外,肝火容易口渴,需要喝足夠的水。中醫推薦玫瑰茶、薰衣草茶,如果你想加強睡眠效果,你可以加入少量的棗仁一起喝。

食滯胃脘。中醫有句話,胃不和,臥不安。明確指出胃不好,導致胃氣不和、消化不良、腹脹不適,難以一夜睡眠。三餐要像倒金字塔一樣分配得當,就是早餐吃得豐盛,午餐適中,晚餐清淡少量。但現代人往往恰恰相反,早上空着肚子趕上班,晚上忙於社交,或者吃一頓好飯來緩解壓力。直到睡覺,腸胃可能還在努力工作,不能休息,當然晚上睡不穩。

助眠祕訣:1。晚餐掌握77原則。儘量在晚上7點前(或至少睡前3小時)吃,吃7分鐘飽,菜輕爲宜,避免高脂肪肉和蛋糕點。2。經常腹脹的人晚上應該少吃脹氣的食物,如豆類、洋蔥、青椒、土豆、紅薯、芋頭、玉米、香蕉、麪包、柑橘類水果等。3。辣椒、大蒜和生洋蔥會讓一些人感到胃燒焦,從而影響睡眠。4。飯後不要立即躺下睡覺,走一會兒,幫助消化。

心陰虧損。經常熬夜加班會一點一點消耗體內的陰氣,變成陰虛體質。即使你累了,睡不着,或者你的腦海裏有各種各樣的夢,你覺得你不能好好休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你的記憶力也在下降。如果你是這種夜貓子,你需要滋陰養心。

睡眠祕訣:甜龍眼可以補充血液,也是滋養陰的好食物,適量的紅棗、蓮子和糯米煮粥,早上吃;或者用6個龍眼肉、10克蓮子和芡實,加500毫升水煮茶,每天早晚喝一次,可以滋養心靈。但感冒或口乾等生氣症狀的人不應該吃龍眼。

心脾兩虛。除了恐慌、健忘、精神疲勞、睡眠淺、容易醒來外,這類人還伴有脾胃(消化系統)不適,如腹瀉、消化不良等。

助眠祕訣:中醫着名的健脾食方是“四神湯(蓮子、淮山、芡實、茯苓)”,另外像紅棗及薏仁也都有補益脾胃的效果。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