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指南 > 婦科疾病 > 兒童的健康必須從胎兒期開始

兒童的健康必須從胎兒期開始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超重兒童是患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高危人羣,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成年慢性病開始出現在兒童青少年中,不控制就會流行。該項目負責人、首都兒科研究所專家米傑教授介紹說,超重孩子代謝綜合徵的患病率爲7.6%,肥胖兒童爲29.8%,分別是正常體重孩子的8倍和33倍。至於造成兒童超重和肥胖的原因,專家認爲主要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缺少鍛鍊、睡眠不足以及出生時體重過高或過低。在此我們就請前不久曾做客北京晚報公衆服務諮詢臺的北京婦產醫院營養門診專家李光輝,講講孕婦的營養及保健,以避免孩子在出生時體重過高或是過低。

兒童的健康必須從胎兒期開始

嬰兒體重正常的準媽媽首先不要超重

最近胖孩子很多,和母親的營養飲食有直接關係嗎?

答:近幾年準媽媽體重增長過快的確是個問題。許多孕婦有錯誤的認識,認爲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十幾公斤是異常的,營養跟不上。

很多孕婦害怕跟不上營養,所以放開飲食補充,進入誤解,無意識地認爲自己吃得越多,對孩子越好,孩子就越健康。還有孕婦在懷孕前很重視自己的外在形象,控制飲食,一旦懷孕後就好像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藉口,可以放開吃。另一方面就是覺得自己要對孩子負責,儘管孕期反應很大,卻強迫自己去吃,這就有可能導致孕婦的孕期熱量超標,這種想法有可能就會害了自己和孩子,有的人體重增長過於快了會增加風險,引起不必要的疾病,比如孕期糖尿病,而對孩子的健康也埋下隱患。

比較合理的孕期增重,就是把整個懷孕與孕前的體重相比,體重差應該是12.5公斤,但現在普遍的孕婦都超過了這個數字。前幾年我們做過一個調查,北京的孕婦正常情況下體重增長都超過了17公斤。

準媽媽以食物補充爲主體重穩步增加

新生兒的體重有多合適

答:一般來說,3000克到3500克,也就是六七斤的嬰兒是最理想的。如果出生體重大於4000克,就屬於巨大胎兒了。現在提倡預防慢性病,必須從母親的子宮內,即胎兒開始。此外,如果體重增加過快,難產的可能性也會相應增加。對於一些孕婦來說,她們一直想剖腹產,所以她們認爲胎兒太大,孕婦分娩時出血的危險就會增加,剖腹產的切口也有相應的要求,胎兒太大時分娩也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這種胎兒也會影響他未來的健康,增加兒童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

問:我現在懷孕3個月,早產反應強烈,想問一下如何注意營養而且,我讀書說前三個月是孩子腦神經發育期,我的反應不會影響孩子的腦發育嗎?

答:一般3個月過去的孕婦,早孕反應會逐漸減輕。這期間儘量吃的清淡,不要太油膩。懷孕前三個月,營養需求並不特別大。

前三個月確實是兒童腦神經發育的關鍵。作爲這個時候的準媽媽一定要注意:一是熱量要充足,不需要吃太多,主要是糧食,保證每天吃三兩左右的糧食。二是保證充分的蛋白質,吃少量葉酸,其他問題不是特別大。有些人早孕吐得很厲害,但吐後可以吃。想吐就吐,想吃就吃,不要有太大的思想負擔。很多準媽媽擔心自己吐了之後蛋白質等營養的攝入量不夠,對孩子會有影響,其實早孕期蛋白質的需求量只比平時多出來5克,也就是差不多1個雞蛋的量,蛋白質的需求量就夠了。

整個懷孕期間也許熱量不是很充分,再加上早孕的反應,很多人都有容易疲勞的感覺。孕中期以後也就是4個月以後,孩子長得快了,營養需求也多了,這時就可以開始適當的進補,但還是以食補爲主。例如,多喝牛奶,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補充鈣。然而,此時應特別注意體重。一些孕婦在早孕期間體重不長,並且在4個月內開始努力食用,每月可以長5到10公斤。這種體重增加模式不太合適,這很容易爲併發症打下伏筆。因此,此時孕婦應注意少吃多餐,注意食物的選擇,所有食物應適量食用,如雞蛋、牛奶、糧食、肉類、蔬菜、水果等。然而,他們必須掌握大量的食物,有些沒有營養和高卡路里的食物不應該吃,尤其是油膩的食物應該適當控制,以便儘可能穩步增加體重。

越吃孩子可能越長

聽說讀者說胎兒太小,每天她吃的也不少,重視營養,但孩子不長是怎麼回事?

答:是有這種情況,孕婦體重已經嚴重超標,但胎兒卻很小。我曾經診斷過一個孕婦,每天僅奶就喝1.5公斤,當她懷孕29周時,體重已經增長了十五六公斤,這就是太注重蛋白類物質的補充。蛋白質必須有氨基酸分解才能被人體吸收。體內氨基酸多的話,其他營養的吸收受到限制,氨基酸攝取過多的話,胎盤會產生不良反應。

胎盤將母親的營養轉移到兒童身上,轉移通道堵塞,營養也無法到達兒童身上,這是營養攝入的嚴重失衡,影響胎盤的功能,根據飲食狀況進行調整,使各種食物的攝入平衡,適當改善胎盤的功能。

但我們不主張孕婦在懷孕期間減肥,可以控制體重不再增加,也可以控制體重增加緩慢,但不要減肥。特別是糖尿病孕婦,如果不出現酮體,血糖值就會穩定,優先保證孩子的營養。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