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常識 > 1-3歲 > 寶寶行爲上比較自私怎麼理解 孩子自私是正常現象嗎

寶寶行爲上比較自私怎麼理解 孩子自私是正常現象嗎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有的時候的行爲會讓大人匪夷所思,感覺就好像是特別的自私一樣,那麼孩子很自私怎麼辦呢,怎麼理解孩子的自私的行爲呢,相信大家都不能理解孩子爲什麼會比較的自私,本站小編爲大傢俱體的講講吧。

但媽媽卻發覺,寶寶挺“自私”的:奶奶用了他的小盤子,都會說:寶寶的!更不用說隔壁的小哥哥想玩他的玩具了。爲什麼寶寶愛說“我的”、“不給你”之類的話,又要如何幫助他改正?

爲什麼會比較的自私

生理特徵

1-2歲的寶寶還沒有發展到走入社會的階段,他的主要生活來源和人際關係都是圍繞着他的周邊的強關係。

這種強關係包括:滿足孩子的吃喝拉撒等生理需求,關懷孩子的心理,給他精神的撫慰和學習上的幫助等。包含在強關係裏的人包括:孩子的日常看護人,家庭主要成員以及與孩子特別熟悉的鄰居夥伴等。

這樣的強關係是爲了滿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幫助孩子維持日常的生存和交往。對於強關係之外的人,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是非常強烈的,不會主動與之產生聯繫。

這個階段的寶寶,他的關注點都是從自身出發的,他只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看到自己與物品之間的聯繫,不會考慮這個物品是否與其他人還存在某種關聯。

寶寶行爲上比較自私怎麼理解 孩子自私是正常現象嗎

社交經驗的缺乏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由於社交經驗的缺乏,還不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當他看到一個物品,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東西是不是我想要的?是我想要的就是我的。

所以寶寶不會管物品是誰的,誰正在玩,他都覺得這是他的東西,如果得不到,孩子還會哭着鬧着想要搶過來。這是這個階段孩子很普遍的心理,孩子對外界的認知還停留在一對多的層面,還沒有建立起多對多的聯繫。所以,強行跟孩子說這是別人的玩具,我們要玩的話就要拿自己的與別人交換這些都難以達到效果,孩子會拿出他一貫的殺手鐗,通過哭鬧來達到目的。

對人際關係也是這樣,尤其體現在強關係的人身上。媽媽作爲日常看護孩子最多的人,孩子自然而然把媽媽當做他的,不知道媽媽除了看護他之外還有更多的工作和人際關係。

所以,當媽媽出門工作或者抱了其他的寶寶時,孩子都難以接受,表現出對媽媽的高度依賴,這是孩子的認知有限導致的,除非孩子自己願意分享,否則媽媽就是他獨有的 “財產”。

寶寶行爲上比較自私怎麼理解 孩子自私是正常現象嗎 第2張

抓住孩子社交敏感期

孩子到什麼時候能夠走出這種一對多的認知模式呢?等到3-4歲,孩子逐漸走入社會,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看到自己與他人的聯繫,還能看到他人與之周邊人的複雜關係,這就形成了一種多對多的網狀關係鏈,孩子就是在這種關係鏈中積累人際交往經驗,並學會換位思考。

這種關係網的建立是孩子在不斷地探索和挫折中逐步積累起來的,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社交活動,幫助孩子進行量化的累積,實現質變的飛躍。

寶寶行爲上比較自私怎麼理解 孩子自私是正常現象嗎 第3張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