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常識 > 新生兒 > 嬰兒打嗝是什麼原因

嬰兒打嗝是什麼原因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嬰兒打嗝是很常見的事情,但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可能會引起吐奶、食慾不振等現象,嚴重的還會危害寶寶的身體健康。那麼,寶寶打嗝是什麼原因?寶寶打嗝不止該怎麼辦呢?
嬰兒打嗝是什麼原因
嬰兒打嗝是什麼原因

嬰兒打嗝爸爸媽媽們首先得了解打嗝的原因,然後再對症治療。那麼,到底有哪些原因能導致嬰兒打嗝呢?

1.姿勢不對

餵養寶寶的時候,寶媽們姿勢不對的話很容易讓寶寶吸入過多空氣,從而造成打嗝現象。

2.進食太急

在處於飢餓的狀態時,寶寶吸奶會比較急,容易嗆住,這些都是由於進食太急引起的。如果寶寶是奶瓶餵養的,奶口大奶水流的急,寶寶自然吸的快,也容易導致打嗝。

3. 寶寶着涼和受驚

寶寶腹部受涼時,容易出現連續打嗝的現象。還有如果吃了冷牛奶或溫度過低的食物,也容易出現打嗝。另外,如果寶寶在吃奶時不小心被驚嚇到了,也容易導致打嗝。

4. 消化不良

如果寶寶打嗝時有一股酸腐異味,這就證明寶寶可能是因爲消化不良而引起的打嗝。媽媽可以給寶寶拍拍背或讓寶寶喝山楂水,幫助寶寶通氣。

嬰兒打嗝有什麼危害

事實上,打嗝是嬰兒期的一種常見症狀。膈肌痙攣,橫膈膜連續收縮會導致不停地打嗝。膈肌的運動受植物神經控制,孩子出生後的一兩個月,調節橫膈膜的植物神經發育不夠完善,受到輕微刺激時,膈肌會突然收縮,造成快速吸氣,同時寶寶會發出“嗝嗝”聲。

有些時候打嗝可以持續5到10分鐘,看起來寶寶好像很難受的樣子,但是,打嗝本身對孩子的健康並無任何不良影響,不必過於擔心。人在出生後的神經發育是有一個過程的,一般來說,孩子出生3個月後,調節橫膈膜的神經發育趨於完善,打嗝的現象自然就會好轉。

所以寶寶打呃不是病,請媽媽放心,寶寶打呃不像大人想象的那樣難受。寶寶打呃多數爲自限性,過一會兒就會好,而且沒有成人那種難受感。

嬰兒打嗝怎麼辦

寶寶打嗝雖然不是病,而且就算一直打嗝也沒有成人的難受感,但是能使寶寶不打嗝,是最好的啦。那麼,新生兒嬰兒打嗝怎麼辦呢?

1、喂完奶後豎抱寶寶並輕輕拍打背部,幫助寶寶排出胃的空氣或者輕揉寶寶的腹部,幫助排氣。讓寶寶仰臥在牀,墊個一般般高的小枕頭,把寶寶的雙手放在腦後,也可以很快消除打嗝。

2、把寶寶抱起,用食指尖在寶寶嘴邊或耳邊輕輕搔癢,至寶寶發出哭聲,打嗝就會消失。z這是因爲寶寶的耳邊、嘴邊的神經比較敏感,搔癢能夠使神經放鬆,打嗝消失。

3、將寶寶抱起來,輕輕拍幾下背,再喂幾口溫水,或者吃幾口奶,即可制止打嗝。

4、用食指指肚推寶寶後枕下方,從後髮際至第七頸椎凸出,直推10到20下即可立即止嗝。

5、把孩子抱起,輕輕拍拍背部,多喂點開水,再給小肚子鋪上棉被,以保證腹部的溫暖,在秋冬季節,在被子外加一個暖手捂,效果更佳。

如何預防嬰兒打嗝

植物神經控制膈肌,但是剛出生的嬰兒,植物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寶寶打嗝。那麼,如何預防嬰兒打嗝呢?

1、如果是因爲“胃食道逆流”造成的打嗝與溢奶,在餵奶後可以讓寶寶靠在大人的肩上排氣,並且半小時內不要讓其平躺。當寶寶4個月大後,可適當添加米粉增加奶的黏稠度,防止打嗝。

2、對牛奶蛋白過敏也會引起寶寶打嗝,如果是這個原因引起的打嗝可依醫師指示使用特殊配方。

3、在安靜的狀態與環境下餵養寶寶,千萬不可在寶寶過度飢餓或者哭得很兇的時候餵奶。

4、準確的餵奶姿勢很重要,進食時避免太急、太快、過冷、過燙。

5、讓寶寶在喝奶的中間稍微休息一下,直立站在腿上,輕輕地拍背排氣,打完了飽嗝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連續打嗝。

正確餵奶能預防嬰兒打嗝嗎

正確餵奶姿勢可以預防嬰兒打嗝嗎?很多年輕媽媽都會有這樣疑問,下面來具體瞭解下。

簡單來說,正確的餵奶姿勢可以很大限度地預防嬰兒打嗝。媽媽可以按自己喜歡的姿勢來哺餵嬰兒,只要寶寶能夠含住乳頭,並且自己覺得舒服、輕鬆自如就行,可以先實驗各種方法然後採用感覺比較舒服的一種。還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天內要改換各種授乳姿勢,因爲這樣做可以保證嬰兒不會只向乳暈的一個部位施加壓力,同時能夠儘量減少輸乳管受阻塞的概率。

如果是坐着授乳,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位置舒服,必要時,可以用軟墊或者枕頭支持雙臂和背部。躺在牀上餵乳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特別是在頭幾周的晚上,媽媽應採取側睡姿勢,如希望感覺更舒服一點,可以墊上枕頭,讓嬰兒緊靠身旁。把嬰兒放在枕頭上,位置高一點以便吸吮乳頭,如果是較大的嬰兒可以躺在牀上並且靠在母親身邊。另一種辦法就是在媽媽的手臂下墊個小枕頭,然後把嬰兒放在枕頭上,使其雙腿放在母親後方,臉面向母親的乳房。

採用舒適一些的哺乳方式,不僅可以讓媽媽在哺乳時感覺更舒服,同時也有助於寶寶進食後胃腸道反應的減輕,預防打嗝的出現。當然哺乳的動作並沒有硬性的規定,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適當調整,讓母親與嬰兒雙方都感覺舒適爲最佳!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