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常識 > 兩性知識 > 家庭性教育不必太緊張 正確啓發孩子的性別

家庭性教育不必太緊張 正確啓發孩子的性別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社會上人心複雜,對孩子性騷擾案件逐漸增多,很多家長都忙着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但是,好像沒有必要教孩子草木都兵,面對這些敏感的問題,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說切中要害,猶豫了好幾次,最後不得不說放學後直接回家。

家庭性教育不必太緊張 正確啓發孩子的性別

現在社會上人心複雜,對孩子的性騷擾事件越來越多,很多父母都忙於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但是,好像沒有必要教孩子草木都兵,面對這些敏感的問題,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說切中要害,猶豫了好幾次,最後不得不說放學後直接回家。”

這樣的“性教育”足夠了嗎?要不要試試更積極的方法?以下是幾個參考的原則:

一、用正確的名詞談論性器官:“你把陰莖洗乾淨了嗎?”“姊姊的乳房開始變大啦,所以要穿胸罩。……這樣的話,用這些名詞自然地說:穿泳裝的時候陰莖、屁股、女孩子的乳房、陰部也不能露出來,是人體中最寶物的地方,不能隨便讓人看或撫摸哦

二、學習各有性意的觸摸,可以和孩子玩手遊——讓孩子伸出手,用力握用指尖輕輕刮用手掌撫摸……問問他的心情怎麼樣,從中分開有性意的撫摸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爲窒息而拒絕長輩的熱情和善意的擁抱。

三、不僅要注意陌生人,還要注意親戚和長輩。不要只教孩子警惕陌生人,而是教他如何判斷不妥當的行爲和不安全的情況。

四、永遠接受孩子的投訴,不管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告訴家長,而且不會被罵。父母可以在工作日表現出你對事物的彈性和接受的態度,使孩子更加安心。萬一不幸發生了什麼,就不會隱忍、孤獨地面對。

你家的性教育太緊張了嗎?可能需要補倉!

正確對孩子進行性別啓蒙

胎兒在3個月內出現性別差異,嬰兒出生前一眼就能識別出男女,這是生物學上的差異,到了3~4歲,大部分孩子都能正確識別自己和別人的性別,這種心理確認自己是男性還是女性在這個時期,如果處理或引導不當,就會導致性識別障礙——自己的發育顯然是正常的男性或女性,但強烈固執地認爲自己是異性,接受異性的氣質、動作、習慣和服裝,也有發展成性心理障礙的人。

胎兒在3個月內出現性別差異,嬰兒出生前一眼就能識別出男女,這是生物學上的差異,到了3~4歲,大部分孩子都能正確識別自己和別人的性別,這種心理確認自己是男性還是女性,被稱爲性自認和性認定。在這個時期,如果處理或引導不當,就會導致性識別障礙——自己的發育顯然是正常的男性或女性,但強烈固執地認爲自己是異性,接受異性的氣質、動作、習慣和服裝,也有發展成性心理障礙的人。

案例1、假戲真做

小宏的母親認爲安靜、英俊、有點害羞的女孩更受歡迎,可以用各種手段裝飾孩子,表現母親的才能和審美情趣。於是,她的兒子小宏,從小就與脂粉、裙子、辮子結了不解之緣。小宏一直很聽話,還經常得到好看、文靜的讚美詞,媽媽也很高興。出乎意料的是,小宏長大後沒有進入戀愛狀態,在父母的催促和介紹下,他和很多女孩接觸,但以失敗告終。他只愛同一個單位的男人,對方罵他,他買菸買酒。這樣,作爲母親的焦慮,小宏陷入了同性戀的傾向。

同性戀的形成固然原因複雜,但父母在兒童性別認同方面造成的認同障礙,不能說是原因。成年人導演的是假戲,但孩子是真。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們從外表到內心世界都融入了異性角色。

胎兒在3個月內出現性別差異,嬰兒出生前一眼就能識別出男女,這是生物學上的差異,到了3~4歲,大部分孩子都能正確識別自己和別人的性別,這種心理確認自己是男性還是女性,被稱爲性自認和性認定。這個時期如果處理或引導不當,便會導致“性識別障礙”――自身發育明明是個正常的男性或女性,卻強烈固執地認爲自己是異性,並接受異性的氣質、動作、習慣及服飾,有的人甚至發展成性心理障礙。

因此,從嬰兒呱呱墜地開始,父母就負有培養孩子“性角色”的責任。在此過程中,容不得半點的扭曲和造作,是男孩就要讓他進入男孩的天地,喜男性之所喜,爲男性之所爲。

案例2 母愛無忌

一天,4位嗚咽不止的大人,衆星捧月般地簇擁着一名精神恍惚、喃喃自語的13歲男孩,“我有罪,我犯了強姦罪……帶我去公安局,槍斃我吧……”。男孩的母親說:孩子上寄宿中學,學習還不錯,但很憂鬱。一個月前,同學們談到了黃色視頻的故事,孩子們聽了之後緊張,害怕,不想學習,總是說有罪,不想回家,很多診療都沒有效果。”

經瞭解,男孩是家中的“明珠”,從未受過挫折,幼時至今在家每晚要與母親同牀睡,入睡前還必須摸着媽媽的乳房。這就是癥結。異常的母子關係導致男孩子的性心理障礙,適應環境困難,特別是面向社會,從同學之間聽到性信息,對自己以前的行爲產生了厭惡和恐懼感,對性知識沒有正確理解,產生了性罪惡感,認爲是強姦罪。母親驚呆了,反覆說:“我是他母親,一起睡有什麼關係,母愛無忌。

的確,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然而,對兒子而言,母親也是異性,大量研究顯示,母親的行爲對兒童性心理髮育有着明顯的影響。對兒童過早的性刺激,包括父母親的性暴露、聽到有關性的談話、生殖器受到成人撫弄等,被認爲是成人後性變態的原因之一。現實中,母親出於愛心爲大男孩洗澡、與之同睡者絕非個別,殊不知,這並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母愛也應適度。

案例3:2小無推測

一名女大學生痛苦地向醫生哭泣:大學裏有個男學生想和我交朋友,我渴望,但有無法忍受的恐懼感,害怕自己受傷,所以心情模糊,晚上失眠,學習也上不去了。

她小時候被父母和鄰居同齡的男孩的父母開玩笑結婚了。當時,兩個孩子經常在一起玩,模仿大人的吻,有互相接觸生殖器的經驗。直到上小學,,把這個性活動視爲恥辱,結束了很多交往。到了11歲,她總是感到害怕,認爲自己寶貴的童貞已經不存在了。尤其是最近,每當她聽到關於愛情的談論,都會產生強烈的愧疚感。心理醫生診斷,是童年遊戲引起的貞潔不安。

孩子從3、4歲開始認識到男女生殖器的不同,對大人和其他孩子的生殖器有好奇心,如果引導不當,性遊戲現象就會發生。進入青春期,對性有模糊的認識後,由於這種現象自責,影響性心理的正常發展,有時會引起性變態。

據統計,這種兩小無猜很少發展成正常婚姻。因此,父母不應該隨和孩子開玩笑。性心理的正常發育影響着一個人的一生。許多成年人的性心理障礙,性變態始於童年,是嬰幼兒時期性心理髮育障礙的結果。因此,我們應該關注嬰幼兒性心理的發展。孩子從小接觸最密切的是父母,保護幼稚純潔的童心,不要因爲父母的疏忽而受傷是很重要的。

正確引導孩子度過性蕾期

3歲左右的孩子,處於一個性心理髮展的特殊階段,這個階段的心理學被稱爲性蕾期。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教育不當,孩子的性心理髮展會受到挫折,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

3歲左右的小孩,處在一個性心理髮展的特殊階段,這一階段心理學上稱之爲性蕾期。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教育不當,孩子的性心理髮展會受到挫折,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

在性蕾期中,幼兒性心理具有

性好奇心開始意識到男女性別的不同後,可能會產生好奇心,想看異性生殖器是怎樣的。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這種行爲,就不應該罵孩子。否則,女孩子容易產生性罪的觀念,長大後性冷淡,男孩子會產生反抗心理,長大後容易產生窺視癖。

性驕傲,當男孩發現自己有一隻雞,而女孩沒有時,有些男孩會故意在成年人面前炫耀,比如在親戚朋友面前高高地射尿,以顯示自己有一隻雞而驕傲。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爲,他們不應該打罵他們,他們可以冷靜自然地提醒他們不要在公共場合小便。如果處理不當,孩子的心理受到抑制,長大後容易出現露陰癖。

幼兒手淫3歲左右的孩子對自己的生殖器官感興趣,可以從玩弄生殖器官中獲得快感,形成手淫習慣。如果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有這種壞習慣,不要慌,也不要罵。這樣做往往不僅無益,而且有害,容易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打擊,產生性罪的觀念,成年後陽痿或性冷淡往往與此有關。

性別認同混亂3歲左右的孩子,父母應該明確告訴男孩,長大後像父親一樣是男人,告訴女孩,長大後像母親一樣是女人。切忌按照自己的“願望”,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樣,把女孩打扮成男孩樣,否則可能使孩子出現性別認同混亂,成年後出現同性戀、異裝癖、易性癖。

如何處理兒童性活動

兒童性活動無意識、不穩定甚至盲目,父母應採取適當的方法幫助兒童糾正。不要讓孩子和父母一起睡覺,以免父母在睡眠中碰到孩子的性興奮區,引起孩子的性感。

應豐富孩子的活動,使之多樣化、趣味化。培養孩子的多樣愛好,使孩子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他所感興趣的活動上,如繪畫、玩智力遊戲等。

儘量減少環境中誘發活動的刺激,父母自己的行爲需要檢查,孩子的內衣內衣應該放鬆,不要讓孩子從事可能刺激性感區域的刺激,如爬樹、抱枕等。

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父母可以適當地傳授一些性常識,在平時的對話中多引導,用故事、比喻等方法說明生育、戀愛等現象。

父母發現孩子和孩子之間有互相觀看、接觸等性遊戲時,必須立即停止,但必須注意方法,不要罵人,說明道理,正確引導。

如果孩子確實無法克服這種不良習慣,影響正常生活,家長應該聯繫醫生,共同尋找根源,消除隱患。

兒童提出性問題時,父母應以勢利爲導向,實現以下幾點:

1、兒童提出性問題時,應輕描淡寫地回答,不要撒謊,不要抱歉,不要有神祕感。孩子的性問題往往是漫不經心的,不怎麼思考,沒有惡意的想法,父母應該理解這一點,自然誠實地回答問題。父母的尷尬和羞恥,只能加重孩子的好奇心,關心提出的問題,記住心。

2、應用科學名詞解釋男女生殖器,告訴孩子如何保護它,不要隨便玩。回答孩子的問題時,不要超出孩子的好奇心和理解能力,要回答具體的問題,不要太細緻,要簡單易懂,有信心。

3、回答問題時,應堅決果斷、簡潔明瞭,應在語氣中表現出權威的、結論性的含義,不要引申,也不宜鼓勵孩子引發聯想。

總之,在回答孩子的性問題時,父母在語言和表情上應做到恰到好處、自然大方。

爲什麼不要將孩子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

從性心理髮展的角度來講,無論是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都是有害的。心理學家認爲,性別角色大約在孩子三歲前就已經形成。

因此,三歲前的環境、撫養方式、父母的態度對孩子的性別心理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如果父母給男女裝,按照女孩子撫養的話,男孩子容易把自己看作和周圍女孩子一樣的人,在表情、行爲、服裝上,模仿女孩子,努力成爲女孩子。許多性心理病態是由此誘發的。有些青年男女長大後仍喜歡穿異性服裝,追求異性服裝,無法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在變態心理學中被稱爲異性癖。有些男女成熟後,不僅沒有對異性的愛慕,而且愛着和自己同性別的人,這就是同性戀。上述情況說明,身體方面的性別和心理方面的性別並非必然重合,在特殊條件下,甚至可能是相反的。

父母千萬不要出於個人的心願而無視自然的事實,不要人爲地爲孩子選擇性別,不要把孩子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應尊重孩子的性別,按照孩子的身體性別的要求來培養孩子,使孩子的性心理健康發展,否則容易貽誤孩子,後果不堪設想。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