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品質 > 健康生活 > 吃海鮮的益處與缺陷

吃海鮮的益處與缺陷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很多地方,海鮮都是最受歡迎的食物之一,大連人吃海鮮尤多。這裏的海鮮是指魚類(如各種海魚)、貝爾類(蝦、蟹、扇貝、鮑魚)和軟體類(魷魚、海蜇等)。就營養而言,海鮮是非常不錯的,是動物性食物的首選,其優點有:

吃海鮮的益處與缺陷

1.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易於消化。其氨基酸構成與人體比較接近,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很多海鮮食物還含有牛磺酸、核苷酸等具有特殊價值的成分。

2.脂肪含量一般比畜肉類低,而且其脂肪以不飽和脂肪爲主(更接近植物脂肪),這與畜肉禽肉完全不同。最引人注目的是,海鮮的脂肪裏含有兩種特殊類型的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DHA+EP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這兩種n-3型(或稱ω-3型)不飽和脂肪酸已經被確認的健康益處有:①改善成年人血脂代謝,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臟病;②在胎兒期和嬰幼兒期促進大腦發育,讓孩子更聰明;③促進嬰幼兒及兒童視力發育;④平衡人體免疫力,避免免疫過度,防治哮喘等免疫性疾病。

3.海鮮中維生素的含量與畜禽肉類相當,但礦物質含量更爲豐富,這可能與它們長期生活在富含礦物質的海水裏有關。

正是因爲海鮮具有上述優點,海鮮類食物一直受到廣泛的推薦。衛生部於2008年1月正式發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推薦,平均每天食用魚類和海鮮50~100克。這大概是每週7兩~1.4斤,通常意味着每週吃2~4次。

不過,海鮮類(水產)食物的污染往往比陸地上的畜禽肉類更爲嚴重。一個基本原因是,海水,尤其是近海海域的污染是比較普遍而嚴重的。海水中的有害污染物,如鉛、汞、鎘等重金屬會隨着食物鏈在水產類動物體內聚集(生物富集作用)。生活在海水底層泥沙中的貝類海鮮,污染可能更爲嚴重。實際上,美國FDA和香港衛生署都曾經發出過“孕婦不要吃太多海鮮”的警告,美國FDA的建議是孕婦吃魚類和海鮮不要超過每週12盎司(大致340克)。

在中國,海鮮的污染情況更爲複雜和嚴重。水產養殖業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等藥物的現象非常普遍,目前在水產品養殖中使用的抗生素有百餘種,幾乎涵蓋了所有人類曾經使用的廉價而高效(通常副作用也較大)的抗生素,如氯黴素、土黴素、四環素等。一些養殖業主爲了減少檢測時水產品中每種抗生素藥物的殘留量,採用聯合應用多種抗生素的做法,使海鮮中抗生素殘留問題更爲複雜(檢測單個品種的抗生素也許濃度不超標,但裏面有數種抗生素,其總量驚人)。實際上,水產品藥物殘留已經成爲阻礙中國水產品出口的重大問題,可惜在國內還沒引起消費者普遍的重視。曾引起廣泛關注的“多寶魚事件”、“孔雀綠石事件”都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更糟糕的是,除養殖業主外,水產品在銷售環節(如市場、酒店)中,爲了保持其鮮活,還會使用抗生素以及抗真菌的藥物,如孔雀綠石等。

因此,經常吃(如天天吃、每週吃4、5次或更多)海鮮並不可取。我兒子小的時候,我經常買魚蝦類給他吃,每週總要吃3~5次,但現在我不敢了,每週差不多一次吧。另外,儘量不要吃魚及海鮮的內臟及皮,因爲這兩個部位通常污染最爲嚴重。一些酒店有“燜或炒魚雜”(就是各種魚內臟)這道菜,真是恐怖。

結論:海鮮味道雖美,營養極佳,但污染和藥物殘留堪虞,吃海鮮不要太經常!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