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指南 > 兒童疾病 > 抑鬱症會經歷哪幾個階段 如何走出抑鬱症

抑鬱症會經歷哪幾個階段 如何走出抑鬱症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3.0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抑鬱症這種疾病,從初期到最後康復會經歷幾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要積極治療,面對,那麼,如何走出抑鬱症?下面本站小編就來說說。

抑鬱症會經歷哪幾個階段 如何走出抑鬱症

抑鬱症會經歷的6個階段

抑鬱分爲六個階段,從極期到康復期,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症狀反應,確診抑鬱,會經歷的幾個階段:

一、掙扎期

這個階段我們實際上已經陷入負性思維中不能自拔,無數次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也會有各種其他的情緒夾雜在一起,如焦慮、內疚、絕望。

對策:

趕緊找醫生看病開藥,在我們向醫生訴說過程中,我們情緒能夠得到宣泄;同時,在藥物的作用下我們的負性情緒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此刻,也要明白,各種無法接納自己,如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其實不是真實的,只是被自己過度強化了,抑鬱的時候我們看不到自己的優點,而且由於自己不切實際的高要求,使自己看起來無能而已。另外還有一種複雜的情緒,內疚,覺得對不起單位領導,對不起家人,其實這種也是我們的一種錯誤思維,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只有做出成績才能被愛的底層思維導致的。

二、大腦清空期

放鬆下來,所有的對自己的否定、自責、絕望、無助等等都不要害怕,這是所有抑鬱患者共有的症狀。

對策:

睡覺,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安心休息,沒有任何想動的慾望是之前透支太厲害了,身體需要休息儲備能量。

你覺得難過,是因爲對比以前,你沒那麼厲害了,而實際上是能量消耗殆盡。去掉所有的擔憂,不後悔過去,不擔憂未來,耐心地儲備能量。要堅信,康復後,我們所擔憂的都能解決。

能做到只睡覺,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就是進步。

抑鬱症會經歷哪幾個階段 如何走出抑鬱症 第2張

三、緩慢行動期

通過第二階段的休息(如果做到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2周左右),腦袋基本上可以清空了,這個時候你發現大腦空了,有點想行動了。

對策:

運動。早晚運動(可以是散步、跑步、或者其他你喜歡的運動,最好是戶外,能吸收新鮮空氣,能見到陽光)。然後繼續睡覺,還是什麼都不想。

四、笑容找回期

這個階段,你通過運動,慢慢有了行動力,也因爲你每天設定的小小的運動目標能夠實現了,你慢慢發現你可以掌控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你會發現你開始有笑容了,會笑。

但是你也會困惑,我此刻笑了,下一秒呢?

對策: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學習,或者你以前感興趣的事情,做一點點,給自己定一點點小目標,比如說每天5個單詞。

堅持這樣做,不給自己太高要求,你發現生命慢慢又可以掌控更多了。

很多人喜歡隨意,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最好設置一個小目標。當目標完成的時候通過設置自我獎勵來提高你的自信,其實這也是一種行爲主義療法。

五、生活意義找回期

經歷了笑容期,你開始行動做你以前喜歡做的事情了,並且在情緒穩定的狀態下,你開始找回自信了。這個時候你有理智了,能夠自控了。

對策:

趕緊找些勵志的書、電影、傳記、新聞等等看看,來激活你的小宇宙吧。

六、康復期

經歷了前面5個階段,自信快要恢復了,人生意義貌似也有一點點了,不要驕傲,不要鬆懈,因爲它會反覆。

對策:

時刻監控自己的情緒,調整認知。當發現自己出現以下情況:

1. 你開始感到煩躁不安時;

2. 你覺得自己更多表現不良的行爲或者是逃避等行爲時;

3. 你注意到自己身體或思維中痛苦的變化時;

不要焦慮也不要給自己貼標籤:是不是抑鬱症又發作了等等。要知道:人有情緒是正常的;身體偶爾的不適是正常的;認知上的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要知道這些可是經歷很多年形成的。

改變,是一個過程,給自己一點時間。

抑鬱症會經歷哪幾個階段 如何走出抑鬱症 第3張

爲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得抑鬱症

首先,隨意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心理也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那便是,他們對各個方面的需求都明顯地升高了。而且,人一旦追求過高,他就會愛而不得,反倒把自己陷入到抑鬱的圈套中,無法自拔,久而久之,便產生抑鬱症。

其次,抑鬱症多半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弱者,他們太在乎外界對自己的指指點點,而且是各種不瞞以及各種不認可。爲此,他們變得優柔寡斷,甚至是獨來獨往,以至於他們活在自己憂鬱的世界裏。

再次,抑鬱症多半是精神過度緊張所致,因爲那樣的人太敏感了,感覺身邊的人都有求於他。並且,佔他便宜,害他,讓他吃虧。於是,他提高警惕,與世人保持距離,不受外界干擾,故意疏遠別人,自己自私自利地苟活着。

最後,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由於外在或內在的因素所致。如患者所處的環境,以及所經歷的悲慘遭遇等導致。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