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品質 > 真情實感 > 面對婚姻年輕人在憂慮什麼 當代年輕人對婚姻的憂慮

面對婚姻年輕人在憂慮什麼 當代年輕人對婚姻的憂慮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4.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份青年婚戀意願調查來了,主要針對的對象是18~26歲的未婚城市青年,瞭解他們內心深處對婚姻的憂慮情況。那麼面對婚姻年輕人在憂慮什麼?當代年輕人對婚姻的憂慮?下面本站小編帶來介紹。

面對婚姻年輕人在憂慮什麼 當代年輕人對婚姻的憂慮

面對婚姻年輕人在憂慮什麼

調研中,對“你將來會談戀愛嗎”的問題,12.8%的青年選擇“不談戀愛”,26.3%的受訪者表示不確定。對於“你將來會結婚嗎”,25.1%的青年選擇“不確定”,8.9%的青年選擇“不會結婚”,即有34%的青年不再認爲結婚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此外,有近三成受訪青年從未談過戀愛。

面對婚姻年輕人在憂慮什麼 當代年輕人對婚姻的憂慮 第2張

調研發現,作爲未來10年結婚的主力軍,“Z世代”青年結婚意願呈下降趨勢。進一步分析發現,女性的結婚意願明顯低於男性。女性表示“不結婚”和“不確定會不會結婚”的人數佔43.92%,比男性多出19.29%。女性表現出更加強烈的婚姻猶疑態度。而在對戀愛態度的調查中,並未發現這種性別差異。這說明在婚姻這件事上,女性的態度更加謹慎。

經濟發達地區青年選擇“不會結婚”的比例佔14.4%,比小城市青年高出7.7個百分點。這說明經濟越發達,主動選擇單身的人越多。一項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結婚率最低的省份是經濟較爲發達的上海市和浙江省。隨着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低婚戀意願的青年人羣還可能繼續增加。

當代年輕人對婚姻的憂慮

1、基於個體主義價值觀,部分青年過於重視對個人價值感的追求。

個體主義最大的表徵是期望“爲自己而活”。“Z世代”青年深受個體主義影響,他們注重自我的情感認知、心理體驗、精神需求和價值實現,不僅個性鮮明,而且自我意識凸顯,獨立性更強。在個體主義價值觀導向下,這些青年在婚戀中的獨立意識更強,注重自我感受及自主選擇。如果婚姻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或者影響到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他們就不願意接受和選擇婚姻。

2、基於互聯網碎片化認知,部分青年對婚戀產生災難化思維。

互聯網信息的海量化、碎片化特徵,導致深度思維能力弱化,鑑別信息能力下降,容易形成對事物的知覺偏差和刻板印象。伴隨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成長起來的“Z世代”青年,其對於婚戀的認知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網絡。他們零散化和非系統的婚戀知識、碎片化思維一旦與生活中的負面經驗、大衆傳媒中的負面報道耦合,就會形成對婚戀的非理性、災難化思維,進而出現“恐婚”現象。

3、源於現代生活時空擠壓,部分青年對尋找合意伴侶產生無力感。

面對婚姻年輕人在憂慮什麼 當代年輕人對婚姻的憂慮 第3張

在競爭日益激烈和工作壓力不斷加大的當今社會,高強度的工作不斷擠壓着年輕人的個人生活,造成了工作與擇偶之間的張力。“白加黑”“996”“007”已成爲部分青年的工作和生活常態,他們常常感嘆“累覺不愛”,下班之後只想靜靜躺着。

加之人際交往圈子小,網絡滿足了大部分交往需要,現實社交需求減少,以及婚戀信息不對稱,商業化婚戀服務平臺公信力不足,都增加了合意伴侶的搜尋難度,延長了搜尋時間。多重客觀因素限制導致了部分青年結婚意願低,被迫選擇單身。

4、基於“寧缺毋濫”的擇偶觀,部分青年對婚姻匹配存在過高期待。

擇偶匹配難是青年“不確定”是否結婚的首要原因,除了上述客觀原因,對合意配偶的過高期待是青年婚戀意願低的內在主觀因素。很多青年對擇偶持有理想主義的態度,而當預期與現實出現落差時,就會哀嘆:“找到合適的太難了!”他們既注重“門當戶對”,也注重“內在匹配”;既要求物質基礎,也要求三觀契合;既要求“顏值擔當”,又盼望“有趣的心靈”。這種“寧缺毋濫”的擇偶觀造成了他們對伴侶的期待過於理想化,從而可能錯失最佳戀愛結婚時機。

5、囿於婚育高成本,部分青年對婚姻風險採取理性規避的態度。

隨着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對子女的普遍重視,“戀不起”“結不起”“養不起”已成爲橫亙在“Z世代”青年生活中的三座大山。一項關於“情人節”的相關調查發現,有10.77%的“95後”依靠消費借貸過“情人劫”。價格高企的婚房、天價彩禮、奢侈的婚禮等結婚習俗使得年輕人結婚動輒花費幾十萬元到上百萬元。養育孩子的精細化和教育孩子的高投入所造成的壓力讓年輕人直呼“不敢生”,出現恐育心理。

“Z世代”青年關於婚姻的態度更加理性務實,對“成本—收益”的權衡已成爲婚姻決策的重要因素。如果認爲婚姻的成本高於收益,爲了規避婚後可能面臨的“婚姻不幸福”“婚姻會帶來諸多麻煩”“養的孩子不成才”等風險,降低和壓抑自身的婚戀意願便成爲他們的選擇。

6、基於“母職懲罰”,部分女性對婚姻產生抗拒與猶疑。

伴隨着城市化和市場化進程,女性同樣面臨激烈的職場競爭。然而,以家庭爲主的子女照料模式和不夠完善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使得女性不得不直面由於“母職文化”和職業歧視而造成的“母職懲罰”。“母職懲罰”即女性因爲母親角色而遭遇的求職、工作評價、薪資、晉升機會等方面的負面影響。

調研發現,女性不想結婚的首要原因爲“不想生孩子”(佔比爲68.83%),對生育的猶疑成爲女性不婚的客觀障礙。另外,隨着主體性不斷彰顯,許多女性青年逐漸突破傳統性別文化的藩籬,重新界定性別角色的時代意蘊,以保持單身來表現對傳統性別角色和“母親角色”的抗拒。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小編。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