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品質 > 健康生活 > 腦積水的基本常識

腦積水的基本常識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4.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原因都會造成腦積水疾病的出現,畢竟是大腦方面出現了問題,大家還是很關注此疾病的,那麼對於腦積水的基本常識大家又瞭解多少呢?在這裏,我特別爲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腦積水的基本常識

嬰兒腦積水,指嬰幼兒時期由於腦脊液循環受阻、吸收障礙或分泌過多使腦脊液大量積聚於腦室系統或蛛網膜下腔,導致腦室或蛛網膜下腔擴大,導致出現頭顱擴大、顱內壓增高和腦功能障礙。

先天性腦積水,先天畸形所致腦積水包括中腦導水管狹窄、第四腦室中孔和側孔閉鎖等,後者可伴有腦積水和脊柱裂。在嬰幼兒,也有少部分是腫瘤所致,但是較爲少見。此外,約有1/4的腦積水病因不明

後天性原因是產傷後顱內出血,新生兒或嬰兒期化膿性、結核性或其它種類腦膜炎,缺氧性腦病等,它們容易造成腦內某些部位發生病變,如第四腦室開口、環池、中腦和小腦幕遊離緣之間間隙的繼發粘連,導致腦脊液流通障礙,還可發生大腦表面蛛網膜下腔的粘連,容易造成腦脊液吸收障礙。

非交通性腦積水(阻塞性腦積水):由於腦室系統發生梗阻所致,梗阻部位多在腦室系統的狹窄處,如室間孔、導水管或第四腦室出口處等,梗阻以下的腦室系統可顯着擴大。

交通性腦積水:腦室和蛛網膜下腔之間並無梗阻,因爲腦脊液吸收障礙或分泌過多使腦脊液大量積聚於腦室系統或蛛網膜下腔,也有一些病人是因爲梗阻部位是在腦脊液流出腦室後的更遠端,大多在基底部位;腦脊液可以流到枕大池和脊髓蛛網膜下腔,但不能到達幕上的蛛網膜下腔,即大腦球表面,這樣,腦脊液不能被蛛網膜顆粒吸收。

病嬰煩燥不安,嘔吐,疲倦。多在出生後數週出現頭顱增大,一般多在3-5個月時才逐漸發現,也有出生時頭顱即增大者。主要臨牀表現是因顱內壓增高引起頭顱進行性的異常增大,與周身發育不成比例。額部向前突出,囟門擴大隆起,顱縫增寬,頭頂扁平,頭髮稀少,頭皮靜脈怒張,面顱明顯小於頭顱,顱骨變薄,叩診可聽到類似西瓜熟的“瓜熟音”,晚期出現眶頂受壓變薄和下移,使眼球受壓下旋以致上部鞏膜外露,呈“落日狀”。

因嬰幼兒骨縫未閉,顱內壓增高時,頭顱可以發生代償性擴大,因而在早期顱內壓增高症狀可以不明顯。但腦積水嚴重,進展較快時,亦可出現,其症狀爲反覆嘔吐。患兒還可出現腦退行性變,四肢中樞性癱瘓,視神經受壓萎縮而致失明,智力改變和發育障礙等,常併發身體其它部位畸形。

對於疾病,生活中我們要懂得積極預防,對於疾病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切忌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積極鍛鍊,擁有好的體魄,好的心態,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生活,最後祝患者們早日康復!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