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百貨 > 教育資訊 > 育兒書真的有用嗎 有必要買育兒的書看嗎

育兒書真的有用嗎 有必要買育兒的書看嗎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未來的規劃總是十分的看重,很多的人在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就會想着孩子將來要讀哪個興趣班報哪個學校,激烈的競爭讓很多的家長把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還有很多的人爲了教育好孩子還特意購買育兒書。下面本站的小編爲大家分享育兒書真的有用嗎,有必要買育兒的書看嗎大家一起來了解吧。

育兒書真的有用嗎 有必要買育兒的書看嗎

育兒書真的有用嗎

很多家長是否都曾陷入過這樣的迷思:

買了一堆育兒書,對書中的理論贊口不絕,暗暗想着也要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結果轉頭看見孩子又調皮闖了禍,一下子怒不可遏,照例熊罵一頓,什麼“爸媽絕對不能和孩子說的十句話”,早就拋到九霄雲外。

本來想着孩子健康成長足矣,還是控制不住給孩子報了名師輔導班,湊錢買了學區房。

本來想着要尊重孩子的選擇,結果面對無理要求時還是忍不住發作獅吼功。

本來想着孩子天性愛玩要多包容,結果看到昂貴化妝品被親娃毀掉,還是忍不住想揍他。

育兒書真的有用嗎 有必要買育兒的書看嗎 第2張

有必要買育兒的書看嗎

頑疾1:小心家庭教育也會遺傳

“瘋狂英語”的李陽想當年也曾名噪一時,直到他的美國妻子Kim在微博上公佈了自己的受傷照片,才讓李陽的家暴事件進入公衆視野,一時間令名揚全國的英語老師形象跌入谷底,而他之前關於婚姻、孩子的言論也再一次被人提及。

很多人感慨李陽無情,竟把孩子當做實驗品,其實李陽自己的童年也並不好過。他曾被外婆帶到三四歲大,然後就回新疆和父母一起生活,由於當時是文化大革命,他的父母也受到一些政治打壓,因此經常將生活的不如意發泄到李陽身上。

幼年的李陽經常被父母打罵,成年後被記者詢問時,他還清楚記得家人曾咒罵他長大要去掏大糞。壓抑的親子關係令他對親密行爲感到羞恥,別說和自己的父親擁抱握手,他連叫聲“爸爸”都會感到臉紅,平時總要走到父親前面去喊聲“哎”後纔會和他說話。

雖然李陽自稱當爸爸後爲了改變自己的性格也會嘗試着擁抱女兒,卻也改變不了他曾在孩子面前毆打妻子的事實,也無法抹除他一次又一次在公開媒體上表達關於孩子是教育試驗品的言論。

很多真實案例都顯示,家庭暴力會有很大概率“遺傳”給孩子,這種遺傳多半不是基於基因,而是家庭教育。在暴力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也會潛移默化地在心中形成暴力的種子。然而,會“遺傳”的可不僅僅只是家庭暴力,也許是缺乏耐心、也許是對孩子不守信用,也許是過於嚴苛的要求……

須知家庭教育也有一部分會發生“輪迴”,最殘酷的是很多家長往往意識不到這個問題,意識不到自己某些教育的細節和童年時看到的父母一模一樣。

育兒書真的有用嗎 有必要買育兒的書看嗎 第3張

頑疾2:情緒控制是難題

很多家長最常碰見的情況就是,心中雖然很愛孩子,但一看到孩子犯錯還是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管平時看了多少育兒書籍,關鍵時刻卻也只有打罵罰這老三樣辦法。當然,適當合理的懲罰有時確實必要,但只要父母的情緒一失控,影響有時比懲罰還要嚴重。

第一,情緒失控會形成惡性循環。

如同懶惰一樣,只要放縱自己一次,難免就有第二次,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家長的教育方式越來越缺乏理性,越來越情緒化。

第二,負面情緒會傳染。

家長的壞脾氣不是讓孩子充滿恐懼和不知所措,就是令他們變得同樣暴戾敏感。如果是前者,孩子看起來會很“聽話”,家長甚至有一種教好了的錯覺,其實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導致的自保行爲。後者更糟糕,孩子只會用非常逆反的行爲來對抗父母。

有些家長可能會說:“我的脾氣就是這樣,改也改不掉,我也沒辦法。”好吧,如果你有如此想法,也請原諒你的娃就是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請你同樣不要干涉。

顯然,沒有多少家長會接受這樣的建議,既然如此,爲何不嘗試着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呢?

育兒書真的有用嗎 有必要買育兒的書看嗎 第4張

頑疾3:是改變太難還是不想改變

很多時候,家長們難以改變教育方式其實跟難以改變自己是一回事。曾有一位女聽衆在聽完心理學講座後,向專家提問道:“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要和老公冷戰,怎麼辦?”專家輕描淡寫地回答她:“那是你自己造成的,你明明可以選擇不這樣做,下一題。”

一如很多陷在過去教育方法中的家長們,我們原本可以改變,最終卻選擇縱容自己的心性和情緒。如果自身沒有強大的改變動力和意志力,就不要怪別人咯。

不過呢,還是有一部分家長積極做出了改變,但是效果卻不太理想……

育兒書真的有用嗎 有必要買育兒的書看嗎 第5張

照書養娃,娃卻不按劇本走

小編曾聽過一個故事,一位讀者寫信給《讀者》雜誌,稱自己按照雜誌中文章給出的人生哲理行事,爲啥沒有擁有美好幸福的人生。收到信件的編輯閱後啞然,認爲寫信的姑娘太過實誠。

其實,很多家長何嘗不是如此,照搬育兒書籍的步驟教導孩子,卻根本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最終還是回到老辦法上去教導孩子。

著名的育兒專家約翰·羅斯蒙德也曾在他《可怕的兩歲》中提到這一點,很多育兒書籍都假定了一個理想的親子關係模板,並且這個模板是不受任何外界困難所影響的,然而事實顯然不是如此,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父母同樣的做法放到100個孩子身上也許會有100種細節不同的反應。

更不用提,每一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生命,孩子們每天要接觸那麼多他認識的人,要經歷很多家長們也不清楚的事情,這些人事都在影響他改變他,而不僅僅只是家人的教育方式在起作用。

說了這麼多,很多讀者可能感到困惑,如果不改變是錯的,改變了也不一定能獲得理想效果,家長到底該做啥才真的有益於自己的孩子呢?

育兒書真的有用嗎 有必要買育兒的書看嗎 第6張

改變教育方式不如先改變自己

BBC曾經用了49年的時間跟蹤記錄了14個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孩子,從他們7歲起開始接受採訪,每隔7年再做個現狀訪問,如今這幫孩子已經是一羣56歲的中年人。多年的調查記錄顯示,大部分孩子都生活在他們原來的階層之中,當然也有極少數實現了人生逆襲。

很多人把這一現象簡單地歸結爲階層固化,當然確實也有這個原因在,但父母的家庭教育影響也功不可沒。出生在中產家庭的孩子們在7歲時就已開始讀《金融時報》和《泰晤士報》,出生在窮人家的孩子的夢想卻是少罰站少捱打,而7歲時待在福利院的Paul卻連大學的含義也不清楚。

顯然,父母的三觀、眼界會深深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從小關心時事的John最終去了牛津大學,在法院工作。而不知道大學含義的Paul成爲一名工人後娶妻生子,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到此處,千萬不要簡單地認爲,這部紀錄片只是在展示有錢的家長就會有優秀的孩子。畢竟,富二代闖禍犯罪的新聞我們也看過不少,這裏就不舉例了。

育兒書真的有用嗎 有必要買育兒的書看嗎 第7張

歸根結底,所有的教育方式其實都是言傳身教,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育孩子絕不僅僅只是照着書本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選擇,更是爸媽們平時的一言一行,你們的喜好,對孩子學校的選擇,假日的旅行,給出的零花錢,說出的人生感念,都是孩子成長教育的重要部分。

自己都不愛學習的家長又如何說服孩子好好讀書呢?所以改變教育方式的最好辦法就是改變自身,以真實行動來影響孩子而不只是說教而已。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