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指南 > 婦科疾病 > 宮頸疾病可誘發不孕 宮頸性不孕有三種療法

宮頸疾病可誘發不孕 宮頸性不孕有三種療法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孕症對於女人來說造成的壓力是很大的,女性不孕症的因素有很多,宮頸性不孕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宮頸性不育患者的增加,重視女性宮頸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哪種宮頸病會引起女性不育?不育治療的方法是什麼?請看下面的詳細解釋。

宮頸疾病可誘發不孕 宮頸性不孕有三種療法

以下宮頸疾病也能引起女性不育:

NO1、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率近年來明顯提高,是目前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臨牀統計數據顯示,約60%的痛經患者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而近50%的患者因不孕而接受腹腔鏡檢查。

NO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良又稱幼稚子宮,青春期後子宮仍小於正常。單純的小子宮不一定是不育的直接原因,卵巢同時發育不良是不育的直接原因。

NO3、宮腔粘連症:子宮腔、子宮峽部、子宮頸管因創傷繼發感染而粘連,例如損傷性子宮刮除的特異性感染,包括結核、血吸蟲病、阿米巴和放線菌病等,臨牀上閉經、月經少而不育。

NO4、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炎按病程長短,可分爲爲急性和慢性兩種;按其感染的病原菌,又可分爲結核性、性病性及一般細菌性。子宮內膜炎多由外陰道感染蔓延,子宮內膜充血、浮腫、大量炎性滲出、間質大量漿細胞和淋巴細胞,這些變化影響精子的運行和妊娠卵的植入和發育。當然,炎症時子宮內膜不能爲植入卵提供足夠的營養,炎症滲出物也有殺害精子的作用,導致不孕。

NO5、子宮內膜息肉:附着在子宮腔內壁的腫物,臨牀上可稱爲子宮息肉。主要症狀是月經量增加或子宮出血不規則;子宮頸口看到或接觸息肉,子宮體稍大;近年來,北京現代醫院採用宮腔鏡下手術切除或激光治療小息肉,取得成功。

宮頸性不育的三種治療方法

宮頸性不育是女性不育的重要因素,必須及時治療,不能拖延。宮頸性不育有什麼治療方法?其治療方法一般可分爲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術治療三類。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

治療宮頸性不育的方法(1)藥物治療:宮頸外觀正常,但宮頸管有慢性膿性排出物,應進行培養和藥敏試驗。抗感染藥物的全身治療,口服或輸注,最好局部用藥。陰道內用藥對深宮頸內膜感染沒有效果。低PH的水溶性陰道霜也有助於治療。在小劑量雌激素和抗生素治療的同時,每晚用0.1%-0.5%醋酸溶液清洗陰道,可以提高效果。宮頸糜爛局部可塗抹腐蝕性藥物,如2.5%重鉻酸鉀、30%硝酸銀或硝酸銀棒等,每週1次,4~6次爲療程。

治療宮頸性不育的方法(2)物理療法:主要有電灼、激光、冷凍三種方法,選擇治療方法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考慮。如果有生育要求,最好採用冷凍療法,不要用電灼或激光治療,以免引起宮頸瘢痕萎縮,引起宮頸狹窄,影響未來妊娠和正常分娩。

治療子宮頸性不孕的方法(3)手術治療:多次治療不愈仍有生育要求,適當切除子宮頸錐形,主要適用於子宮頸肥大、糜爛面積廣、病變深或子宮頸管。切除範圍應在糜爛面外1-2mm,深度約2cm,宮頸糜爛部分做錐底,尖端指向宮頸管內錐形組織切除。創面如能當即縫合則癒合後瘢痕較小,術後出血機會也少。宮頸錐切術的缺點是雖然已將病竈切除,但同時也能破壞大量子宮頸腺體,影響日後的分泌功能。切除過深,癒合後子宮縮短或損傷子宮頸內口,影響妊娠,妊娠後容易流產或早產。因此,對於不孕患者,應慎重進行此手術。

職場女性避免不育的四個要點

不育給很多家庭帶來了幸福,其中女性不育的現象非常普遍,特別是對在辦公室期待很長的女性,不育率更高。那麼,職場女性如何避免不育呢?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電話經常消毒:

據調查,電話聽筒上的2/3細菌可以傳達給接下來的電話人,是辦公室傳播感冒和腹瀉的主要方法。孕婦應該減少打電話的次數,經常用酒精擦拭聽筒和鍵盤。

電腦時間不要太長:

電腦絕對是辦公室女性不可或缺的有力助手。但是,計算機產生的輻射可能會損害胚胎。懷孕初期的女性,每週上機20小時以上,流產率和胎兒畸形率的可能性增加。所以,在計劃懷孕前3個月,應遠離電腦,或採取防護措施。

空調房間要注意通風:

長期在空調環境裏工作的人50%以上有頭痛和血液循環方面的問題,而且特別容易感冒。這是因爲空調使室內空氣流通不暢,負氧離子減少。預防方法簡單:定期打開窗戶換氣,排出毒氣。懷孕期間,每隔兩三個小時到室外呼吸幾口新鮮空氣。

少接觸複印機:

由於複印機的靜電作用,空氣中產生臭氧,頭痛和頭暈,啓動時釋放有毒氣體,過敏體質的人咳嗽和哮喘。懷孕的女性必須減少與複印機的交往。

辦公室女性接觸輻射大,環境也不利於生育,不育的概率高於普通人。爲了保證生育,必須儘量實現以上幾點,保證良好的工作環境,飲食也不容忽視。

家庭醫生在線溫暖提示:白領階層的女性必須預防。暫時的舒適和放射線不能遺憾一生。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