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指南 > 兒童疾病 > 新生兒呼吸暫停原因

新生兒呼吸暫停原因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新生兒呼吸暫停是孕媽咪最害怕的事,不過大家知道新生兒呼吸暫停原因嗎?知道了新生兒呼吸暫停原因後才能進行有效的預防,知道新生兒呼吸暫停症狀才能早發現早治療,但是大家知道新生兒呼吸暫停症狀嗎?
新生兒呼吸暫停原因
新生兒呼吸暫停原因

新生兒呼吸暫停是每個母親最害怕的事情,那麼大家知道新生兒呼吸暫停原因嗎?清楚新生兒呼吸暫停原因後才能進行有效的預防措施,媽咪們爲了寶寶的生命安全一定要了解清楚解新生兒呼吸暫停原因!

1、早產兒:胎齡越小,體重越低,發生率越高,主要是呼吸中樞發育不良所致。一般生後2~18天多見,不伴有其他疾病症狀。

2、低氧血癥:如肺炎、肺透明膜病、重度窒息、先天性心臟病、呼吸道梗阻、貧血、血容量減少等。

3、呼吸中樞受損或功能紊亂:如顱內出血和感染、核黃膽、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鉀、嚴重感染、休克、低血鈉等。

4、反射性:咽部分泌物的積聚或插胃管的刺激均可引起。

5、溫度: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也可引起。

溫馨提示:

如繼發其他疾病而發作者,大多爲足月兒。呼吸暫停發作時,要酌情尋找原因,並予及時搶救、加強觀察。如患敗血症、顱內出血、動脈導管開放或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時均可抑制呼吸中樞,此時呼吸暫停常爲這些疾病的早期表現。

新生兒呼吸暫停症狀

瞭解清楚病症症狀才能夠及早的進行的進行治療,相信多數的媽咪都不知道新生兒呼吸暫停症狀,下面媽媽網百科就來爲大家介紹新生兒呼吸暫停症狀,媽咪們爲了寶寶的健康一定要仔細看哦!

原發性呼吸暫停

生後3~5天多見,主要見於早產兒,胎齡愈小,發病率愈高,不伴其他疾病。由於呼吸中樞發育不完善,任何細微外界干擾均可影響呼吸調節。早產兒在體溫過高或過低時,餵奶後和咽喉部受到刺激時(導管吸引、插胃管),均易發生呼吸暫停。胃內容物刺激喉部黏膜化學感受器,以及酸性溶液進入食管中段胃食管反流,可反射性地發生呼吸暫停。因此在給早產兒餵奶時必須密切觀察,即使未嘔吐,少量奶汁反流即可引起呼吸暫停。早產兒若頸部向前彎或氣管受壓時也易發生呼吸暫停,在護理早產兒時切忌枕頭太高,用面罩吸氧時,面罩下緣應放在頦部,如放在頦下可使氣管受壓發生呼吸暫停。

繼發性呼吸暫停

新生兒期有不少病理因素可引起呼吸暫停,常表示病情加重。引起呼吸暫停的病理因素如下:

1、組織供氧不足:包括任何引起低氧血癥的肺部疾患、嚴重貧血、休克、某些先天性心臟病等。低氧血癥常見於許多新生兒心肺疾病如肺透明膜病、胎糞吸入綜合徵、持續性肺動脈高壓、動脈導管開放和青紫型心臟病。低氧血癥對呼吸的抑制作用通常在生後3~4周內最明顯,此時如設法將動脈血氧分壓維持在6.65~9.31kPa(50~70mmHg),便可減少呼吸暫停發作。

2、感染性疾病:如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

3、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如窒息、腦水腫、顱內出血、紅細胞增多症及抽搐等。

4、代謝紊亂:如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鈉、高血鈉及酸中毒等。

5、環境溫度影響: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嬰兒發熱或低體溫等。

6、母親用麻醉止疼藥:母親用過量麻醉止疼藥等。

7、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如高膽紅素血癥併發核黃疸等。

8、低碳酸血癥:PaCO2<4.65kPa(35mmHg)有抑制腦幹化學感受器的作用。臨牀上低碳酸血癥見於機械呼吸的病人或代謝性酸中毒合併代償性呼吸性鹼中毒。在某些情況下如肺動脈高壓或顱內壓增高,呼吸性鹼中毒作爲一種治療手段可用來降低血管張力因而可緩解腦水腫。

除了這類情況外,鹼中毒常爲不必要的過度通氣的後果,勢必影響呼吸中樞的敏感性,因而引起呼吸暫停。此時就需降低機械呼吸的每分通氣量,使PaCO2逐步提高,有呼吸暫停時首先應考慮是否有上述疾病的可能,並作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此類疾病常同時伴有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用藥物治療呼吸暫停常無效,需用機械輔助通氣。

驚厥性呼吸暫停

通常見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顱內出血、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早期,此時呼吸暫停是驚厥的一種表現形式。驚厥性呼吸暫停常同時伴有其他輕微發作型驚厥的表現,或伴有肢體強直性驚厥。在早產兒腦室內出血時呼吸暫停往往是惟一症狀,直至臨終前出現呼吸循環衰竭。驚厥性呼吸暫停發作時作腦電圖監護,可見有節律性δ波,與新生兒驚厥時所見相同。若面部、四肢或軀幹均無抽搐,又無腦電圖監護,則很難區分驚厥性與非驚厥性呼吸暫停,有一點可供鑑別,即在驚厥性呼吸暫停時,即使持續時間較長,也不一定引起心搏徐緩。

新生兒呼吸暫停的治療方法

新生兒呼吸暫停多發於早產兒,因早產兒多營養不足導致呼吸系統功能不強,那麼大家知道新生兒呼吸暫停的治療方法嗎?下面媽媽網百科就來爲大家介紹新生兒呼吸暫停的治療方法,媽咪們一定要仔細看哦!

呼吸暫停發作時的緊急處理

當監測儀報警時,應注意首先觀察患兒而不是去看監測儀。若患兒有發紺或蒼白,應立即給予刺激。反之,患兒四肢正在活動、面紅及外周組織灌注充足,表明其情況不嚴重,那麼在給予強刺激之前應進行仔細的檢查。警報出現時,對患兒的表現,包括心率、發紺或蒼白的出現以及需要刺激的方式及時間等作一記錄。在危重患兒的牀邊應放置皮囊與面罩,以便在呼吸暫停發生時,進行緊急復甦。

對呼吸暫停的緊急處理是恢復足夠的通氣,增加傳入衝動,發作時給予患兒託背、彈足底或給予其他的觸覺刺激,用搖動、輕拍打患兒的方式,對80%~90%的病兒有效,常能緩解呼吸暫停的發作,但是其缺點是需要專人守護。將患兒置於振動水牀,可以通過增加前庭的位覺刺激而增加呼吸中樞的傳感神經衝動,減少呼吸暫停的發作。

鼻咽有分泌物或胃內容物反流時,應輕輕吸引。在刺激無效的患兒,應給予面罩、皮囊加壓通氣,並採取以下措施:

1、吸氧:氧濃度(FiO2)應與患兒正在使用的一致。

2、調整氧濃度:若呼吸暫停發作持續嚴重,可將FiO2提高,但儘可能快降回原來水平。應用經皮氧分壓監測儀或用脈搏氧飽和監測儀有利於FiO2的調整。

3、防氣道阻塞:面罩垂直置於患兒面部,頭應輕度後仰,避免下頜承受向後的過度壓力而造成氣道阻塞。用一手指在下頜支後方輕推向上,使下頜骨前移。

4、通氣頻率:用氣囊加壓通氣時,肺擴張程度僅限於胸部擡起,應與患兒的生理性呼吸頻率一致,直到恢復正常的呼吸及心率爲止。

5、避免寒冷刺激:通氣時應避免寒冷刺激。

對反覆發作的呼吸暫停的繼續治療

呼吸暫停反覆、持續發作(即每小時發作2~3次),伴有發紺及心動過緩,並需要頻繁面罩氣囊加壓通氣時,應給予藥物治療,以免增加繼發性損害及危及生命。

1、確定及治療原發病因:患兒首次發作呼吸暫停時,應分析其可能存在的潛在病因。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一旦病因確定,應進行相應的治療。低氧血癥常見於許多新生兒心肺疾病如肺透明膜病、胎糞吸入綜合徵、持續性肺動脈高壓、動脈導管開放和青紫型心臟病。如糾正低血糖和高膽紅素血癥,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脫水、減低顱內高壓等。應特別警惕胎齡34周以上的新生兒呼吸暫停發作的誘因。絕大多數情況下通過詳盡的查詢病史及體格檢查,可排除大多數誘發因素,而僅需進行少量診斷性檢查。然而,當患兒情況不好,應在培養結果未知之前給予廣譜抗生素。

2、治療及預防低氧血癥:應積極治療呼吸窘迫綜合徵(RDS)、肺炎及心衰。輸血使紅細胞容積維持在40%以上,亦可減少呼吸暫停的發生率。若缺氧是造成呼吸中樞功能減退、週期性呼吸、呼吸暫停這一循環的原因,應增加FiO2,以減少呼吸暫停發生的頻率及嚴重性。一些新生兒在PaO2爲6.67~8kPa(50~60mmHg)這一正常範圍會出現呼吸暫停,而PaO2達9.32~10.66kPa(70~80mmHg)時便不會出現。因此提高FiO2爲0.25~0.30,使PaO2達9.32~10.66kPa(70~80mmHg),可以有效地減少呼吸暫停的發作。在呼吸暫停發作開始時有充足氧供的患兒較氧供不足的患兒,其血氧不會急劇下降,因而較少發生心動過緩。極少需要持續高濃度供氧,一旦臨牀指徵消失,應立即停止供氧。脈搏氧飽和度在90%左右,以防高氧血癥。應避免以動脈穿刺時所測PaO2爲據,因在穿刺過程中患兒的PaO2會降低。建議使用經皮血氧分壓監測或脈搏血氧飽和度監測,以維持充足的氧合。

3、控制溫度及溼度:降低環境溫度至中性溫度的低限(即維持體表溫度在36℃,而非通常的36.5℃),已能提供足夠的溫度刺激以減少呼吸暫停的發作。同樣地,保持患兒周圍的溼度在50%~60%,可容許較低的外界溫度,也可減少呼吸暫停的發作。但這些測量數據尚未進行隨機選擇臨牀試驗。應仔細監測患兒復溫過程,患兒的體溫上升每30分鐘不應超過1℃。

在小早產兒身體周圍放置一隔熱罩,可防止體溫波動,減少輻射熱丟失,並可防止呼吸暫停發作。

4、避免觸發反射:負壓抽吸及置胃管時應小心。頸部過度屈曲,面罩下緣的壓力及頦下受壓,均會阻塞氣道,引起呼吸暫停,應注意避免。避免對面部的寒冷及其他皮膚刺激。氣囊加壓通氣時,應避免含氧量過高或使肺的過度擴張。

患兒俯臥位可能會有益。要確保雙側鼻腔通暢。若用奶瓶餵養可致呼吸暫停,應停止使用,改用鼻飼或必要時甚至可用胃腸道外營養。

5、增加傳入衝動:降低環境溫度爲一方法,間斷給予敲、搖動、輕輕拍打軀幹及四肢的刺激,也是可能有效的方法,但應注意,處理過度可致醫源性感染。使用振盪水墊可以增加前庭定位感受的衝動,以減輕呼吸暫停,但不能防止呼吸暫停的發生。不規則刺激較規則刺激對呼吸暫停的影響似乎更大。毫無疑問,大多數患兒在室內常受到光、聲、觸摸過度刺激。額外經常的本體感受刺激可能並非完全有益。

6、輔助通氣:

持續氣道正壓(CPAP):在大多數早產兒,CPAP可明顯地減少呼吸暫停的發生率。CPAP減少呼吸暫停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可能的機制包括:減少肋間-膈神經抑制反射以維持胸壁穩定性;增加功能殘氣量以穩定PaO2及增加肺順應性,使牽張感受器的敏感性及其對呼吸中樞的抑制反射(H-B反射)減輕。CPAP在呼吸週期中維持上氣道內的正壓使上氣道通暢。但CPAP僅能減少混合及阻塞性呼吸暫停,對中樞性呼吸暫停作用甚微或者無效。建議使用0.294~0.49kPa(3~5cmH2O)的低擴張壓力,常用的途徑是鼻塞、鼻咽管及氣管內插管。鼻塞若使用不當可致創傷;另外,使用鼻塞尚存在吸入的危險及胃內脹氣,造成患兒餵養困難。相反,氣管內插管則更加安全,但僅用於嚴重的呼吸暫停及估計需較長時間的呼吸支持時。

通氣支持: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頑固的呼吸暫停應考慮通氣支持。一些營養狀況差、有呼吸暫停發作的極低體重兒,在輔助通氣時期,他們的營養攝取可達最高量,而用於呼吸的能量消耗最少。由於這些患兒的肺相對正常及順應性良好。用0.98~1.47kPa(10~15cmH2O)的低膨脹壓,小於0.25或室內空氣的FiO2,0.196~0.392kPa(2~4cmH2O)的呼氣末正壓,及10~20次/min頻率,1∶3的生理性吸呼比,通常便可以獲得正常的血氣。應儘可能縮短呼吸機通氣時間。應間隙拔管代之以用鼻塞進行CPAP,否則可能出現繼發感染、分泌物積聚、氧需求增加。

新生兒呼吸暫停的併發症

大家千萬不要輕視新生兒呼吸暫停,新生兒呼吸暫停嚴重者可能導致新生兒喪失生命,並且症狀較輕者也存在併發症,不過大家知道新生兒呼吸暫停的併發症嗎?下面媽媽網百科就來告訴大家新生兒呼吸暫停的併發症,大家瞭解清楚後能夠及早的進行護理措施。

新生兒呼吸暫停的併發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細菌性肺炎、 敗血症、 早產兒。

以下是易發生呼吸暫停的高危兒:

1、出生體重≤1800g(孕32周)的早產兒。

2、其同胞患有猝死綜合徵的嬰兒。

3、有神經系統患及上述各種疾病的嬰兒。

根據上述的症狀診斷呼吸暫停並不困難,關鍵是鑑別原發性和症狀性。因此,對呼吸暫停的患兒應當進行詳細的全面的體格檢查,特別注意低體溫、紫紺、心臟、肺部和神經系統的異常表現。生後24h內發生呼吸暫停的患兒往往可能存在敗血症;生後3d至1周內出現呼吸暫停的早產兒排除其他疾病後方可考慮爲原發生,出生1周後發生呼吸暫停的早產兒應尋找病因,排除症狀性。所有足月兒發生呼吸暫停均爲症狀性。

如何預防新生兒呼吸暫停

大家知道如何預防新生兒呼吸暫停嗎?治療不如預防,防止病情的發生能夠起到對孩子的保護作用,讓孩子免受治療中的痛苦,下面就由媽媽網百科來告訴大家如何預防新生兒呼吸暫停,爲了孩子的健康,家長們都趕緊行動起來吧!

發生呼吸暫停的患兒常同時存在不利的圍生期因素,後者本身與死亡率及患病率的增加有關。在單純性梗阻性呼吸暫停與神經系統發育不良之間存在一定聯繫。然而這些患兒可能是因腦室內出血而導致呼吸暫停,而不是因不成熟引致呼吸暫停。

1、孕婦保健

孕婦要做好產前保健,臨產前避免重體力勞動,避免早產。應到醫院生產,生產、後密切觀察小兒情況。如有呼吸暫停出現,應及時搶救,使用呼吸興奮劑,吸入高濃度的氧,治療原發病。快速糾正呼吸暫停,避免腦組織長時間缺氧,減少對小兒智力的影響。

2、加強護理

新生兒、尤其早產兒,呼吸中樞發育不完善,任何細微外界干擾均可影響呼吸調節。應預防體溫過高或過低,餵奶時必須密切觀察,護理新生兒避免頸部向前彎或氣管受壓,切忌枕頭太高。

3、給予觸覺刺激

呼吸暫停發作時需要專人守護,給予患兒託背、彈足底或給予其他的觸覺刺激,常能緩解呼吸暫停的發作。

4、積極糾正低氧血癥

用面罩吸氧時,面罩下緣應放在頦部,如放在頦下可使氣管受壓發生呼吸暫停;將動脈血氧分壓維持在6.65~9.31kPa(50~70mmHg),便可減少呼吸暫停發作;避免機械呼吸的過度通氣,因鹼中毒常爲不必要的過度通氣的後果,將影響呼吸中樞的敏感性,因而引起呼吸暫停。此時應降低機械呼吸的每分通氣量,使PaCO2逐步提高。臨牀上低碳酸血癥見於機械呼吸的病人或代謝性酸中毒合併代償性呼吸性鹼中毒等。

5、積極防治各種新生兒疾病

新生兒患敗血症、顱內出血、動脈導管開放或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疾病時,均可抑制呼吸中樞,發生呼吸暫停,用藥物治療呼吸暫停常無效,需用機械輔助通氣。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