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品質 > 健康生活 > 癌前篩查有哪些檢查

癌前篩查有哪些檢查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到中年,身體各項機能開始下降,尤其是40歲以後,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更快,成爲了腫瘤發生的主要人羣,所以一旦過了40歲後,對所有人來說,都建議在每年一次的常規體檢的基礎上,增加做一些針對性的專項檢查,這些檢查能夠幫你提前發現百分之八十的癌症,把癌症真正的扼殺在搖籃中,那麼,癌前篩查有哪些檢查呢?

癌前篩查有哪些檢查

專家表示,這些針對性的專項檢查,跟大衆最相關的主要有8項:

每年一次甲狀腺B超——防甲狀腺腫瘤

近年來,甲狀腺腫瘤的發病在我國異軍突起,特別是在女性中,患甲狀腺癌的人數年年增加,其實甲狀腺腫瘤是比較容易在體檢中發現的,只需要增加一項甲狀腺B超即可,因此建議,成年人尤其是成年女性每年都應該做一次甲狀腺B超。

40歲-75歲,每年做一次胃鏡——防胃癌

目前,我國早期的胃癌檢出率只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左右,而相比於相鄰的國家韓國百分之四十,日本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我國發現早期胃癌的比例相當低,究其原因,是因爲韓國、日本都已經將胃鏡作爲常規體檢項目。

在我國,大家主要依靠常規體檢中的大便潛血試驗,但是真正等到潛血試驗呈現陽性了,多數胃癌已經不少早期了,想要通過早期發現胃癌、食管癌,最好的辦法就是胃鏡,專家建議,40歲-75歲者每年做一次胃鏡,特別是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腸化的病人,每年一次的胃鏡更爲重要。

40歲後,先做一次腸鏡——防腸癌

國際上有一個通用的指南,即人到40歲,無論疾病與否都要開始做一次腸鏡檢查,如果檢查的結果爲陰性,自己也不屬於高危人羣,則可在3-5年後再做一次。

做腸鏡的主要目的是提早發現結腸癌,對於可能導致的腸息肉或腸潰瘍等也可通過腸鏡一次性解決。

40歲後,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防肺癌

肺癌一直是位居我國發病率、死亡率第一的癌症。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被確診時已到中晚期,五年生存率極低,因此早期發現尤爲關鍵,目前多數體檢中,都只是進行胸部X光片來篩查肺部疾病,但其對於1cm以下的早期肺癌檢出率極低,容易遺漏,更建議,用胸部低劑量螺旋CT來篩查肺癌,這樣更有效。

可發現大於5毫米的結節狀病竈,對於肺內腫塊可清楚顯示其形態、血供、密度、大小等,並基於此大致判斷結節狀病竈的性質。建議40歲以上的人,一年做一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它的輻射在安全範圍內,大家不用擔心有副作用。

40歲-60歲女性,每年做一次鉬靶X線——防乳腺癌

我國女性的乳腺癌發病的中位年齡較歐美要早十年左右,所以對於40-49歲的女性,強調一年一次的乳腺體檢包括B超,仍然很有必要。此外根據中國的篩查指南,女性從20歲開始便要關注自己的乳腺,每個月做一次自檢,3年做一次臨牀檢查,30歲起臨牀檢查增加到一年一次。 至於具體的臨牀檢查方法,包括專家對乳房和腋窩淋巴結進行觸檢、超聲檢查還有乳腺鉬靶檢查。而鉬靶檢查一般建議35歲-40歲以上的女性再做。

女性每年做一次HPV+TCT——篩查宮頸癌

宮頸癌的每年篩查其實不應該從中年後纔開始,有三年以上性行爲,或21歲以上有性行爲的女性,都應每年進行一次宮頸癌篩查(HPV+TCT)。

若連續三年兩項都呈陰性,可改爲每三年一次;若HPV陽性,應定期隨訪。若TCT爲陽性,應做陰道鏡檢查或宮頸病理活檢。若沒有癌前病變,則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接受必要的治療,並繼續隨訪。若連續隨訪兩年,兩項結果都呈陰性,則可以改爲兩年做一次。

50歲以上男性每年一次前列腺B超+PSA指標檢測——防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由於發病年齡較晚,因此在日常的體檢中,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不要放棄指檢,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還應進行1-2次PSA檢測和直腸指檢,篩查前列腺癌。

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

做一次頸動脈B超——防血管堵塞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一點也不亞於腫瘤,因此,建議女性大於55歲、男性大於45歲、每天抽菸超過4支、肥胖者,要養成定期去心血管內科檢查的習慣,建議每年做一次頸動脈B超,監控血管壁斑塊的形成。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