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品質 > 健康生活 > 如何給遭受創傷的孩子心靈撫慰

如何給遭受創傷的孩子心靈撫慰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2.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越來越多“浮出水面”的兒童性侵犯事件令人髮指。調查顯示,僅從去年1月至今年6月,在全國報刊和網站中公開報道、並在公衆中引起強烈反響的兒童性侵犯案件就達36起。如果再加上其他社會機構接到的舉報就更多了。此類案件的嚴重性不容忽視。

如何給遭受創傷的孩子心靈撫慰

兒童性侵犯是指:18歲及以下未成年人所遭受的任何違背個人意願,或非知情同意情況下發生的性活動。侵犯者是受害者熟悉的、相對處於權勢地位的家人、親屬、熟人,也可以是同齡人或陌生人。

此類案件表現出一些相同特點:侵犯者基本都是孩子的熟人,以學校老師居多。孩子都曾受到侵犯者不同程度的恐嚇、欺騙,“不聽話”的孩子都受到當衆指責。有的孩子告訴父母后不被信任,受到侵犯後行爲退縮、噩夢不斷、性格孤僻或變得“逆反”。同樣,孩子的家人也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備感無助。

如何幫助那些遭遇不幸的家庭?研究表明,這類兒童的心理康復水平取決於他們此後經歷了些什麼,取決於家庭、特別是父母所給予的支持和幫助程度。

期待孩子的創傷隨着判決結果而消失,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在美國,一個4歲的女孩在幼兒園遭受老師性侵犯,她的母親講述自己陪伴孩子面對此後傷痛的七年時說:“與身體創傷不同的是,孩子遭受性侵犯沒有明確的康復日期。如果沒有精心的陪伴和治療,孩子的心理創傷就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這位媽媽特別提到,孩子的康復主要歸功於一位有經驗的兒童精神科醫生,除了定期爲孩子進行心理治療,還指導媽媽理解孩子受傷後的諸多“反常”表現。而國內目前尚無專門的機構提供相應的服務,我很擔心那些孩子未來的處境。 這些過來人的共同經歷是,儘管當時告訴了母親,企圖得到保護,但母親都不相信,或者還因“胡說”遭到父母的暴打,令性侵犯持續多年。在陰暗的童年裏,她們想方設法與侵犯者周旋、保護自己。有個孩子一直都不信任任何人,連課間上廁所都要抱着書包。

她們常常噩夢連連,白天無精打采,不能專注於學習和遊戲。情緒極不穩定,與同學打架、“破壞紀律”,顯得十分“特別”。她們不僅經常受到侵犯者的當衆指責,而且也被老師和“好孩子”疏遠。幾位母親曾告訴我,孩子在遭受班主任性侵犯那段時間裏,成績下降、說謊、偷家裏的錢、不願上學等。可惜那時父母沒往那方面想,以爲是孩子不好,還打了孩子。

來自西方的研究表明,遭受性侵犯的孩子將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一系列精神症狀,比如:恐懼、焦慮、抑鬱、暴食或厭食、不喜歡自己的身體、對身體有異樣感、低自尊、行爲退縮、攻擊性行爲、注意力不集中、藥物濫用、自殺或企圖自殺。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幫助,成人後多會在人際關係方面遇到困難,難以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有人還會多次受害。

人們常常會以爲性侵犯是傷害了一個女孩的貞操,令她終生生活在性的恥辱中。然而,從人權道德的角度來看,兒童性侵犯是對一個生命最徹底的摧殘和剝奪。它可能給孩子造成以下四種嚴重傷害:

性傷害:在性侵犯關係中,侵犯者向兒童傳達的是完全錯誤的性觀念,孩子可能由此學會利用性滿足自己,支配他人;或將性活動與負面情緒及記憶聯繫起來,從此對性產生厭惡,混淆性與情感的關係,並在行爲上可能表現爲過分專注於性,很難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

恥辱感:孩子常常聽到侵犯者這樣的恐嚇:“不聽話就殺了你!”“要是說出去,學校就開除你、你媽就會死!”等等,甚至當衆責備和貶低孩子。孩子會因保守黑色的祕密感到內疚和羞恥,在行爲上變得孤立和退縮。當受侵害的事實被發現後,周圍人往往報以負面反應,孩子更覺得自己是一件已經受損的物品。

背叛:很多侵犯者是孩子的熟人,比如老師、父母和親友等。這讓受侵犯的孩子感受到,本應關心和保護自己的成人背叛了自己。當受侵害的事實被揭露,孩子一旦缺乏父母的支持和保護,就會更加強化這種背叛感,出現憤怒、敵意、悲傷、抑鬱、不信任他人、對人缺乏良好的判斷等情緒。他們要麼對親密關係不舒服,要麼就特別“黏人”,或者極度“逆反”,好像一個“問題兒童”。

無能爲力感:伴隨着成長,每一個兒童都會通過對自己身體和意志的控制,來樹立對這個世界的信心。但在性侵犯關係中,兒童面對成人的侵害無力反抗,感到個人的權利微乎其微,既不能保護自己的身體,也不能讓性侵犯停止。如果別人不相信自己所說的,自己就更加無能爲力。這樣的孩子經常做噩夢、抑鬱、出現進食和睡眠障礙,甚至出走,可能被他人凌辱,或反過來欺凌他人。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傷害不僅出現在性侵犯的關係中,而且還可能出現在事發後孩子與他人的關係中。如果周圍人對孩子的反應與侵犯者相似,比如恐嚇、操縱、訓斥、哄騙等,孩子就會受到“第二次創傷”。

想想看,這些創傷加在一起,孩子怎麼能不上課走神?怎麼能安心讀書?對他們來說,讀書已經不重要了。有些孩子在受到侵犯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會在噩夢中驚醒,眼前還會突然閃現可怕的情景。這是“創傷後應激綜合徵”的自然情緒反應。

假如父母感到無助,他們怎樣關懷孩子?

西方研究發現,20%—40%的受害者在以後不出現精神症狀。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兒童在訴說受侵害以後的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經歷了什麼,極大地影響了創傷的康復。受害兒童能否從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那裏獲得更多支持,是影響他們康復的關鍵。然而,面對孩子的慘痛經歷,父母往往很難給孩子提供持續有效的心理幫助。

每一個遭受性侵犯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痛苦的家庭。性侵犯不僅造成孩子的創傷經歷,也成爲整個家庭揮之不去的陰影。家庭常常爲此經歷很多複雜的變故,有的父母也在經歷與孩子類似的創傷反應。

一位媽媽曾眼含熱淚地對我說,她非常內疚,因爲她未能及時發現孩子受害的跡象,甚至還懲罰過孩子。她覺得自己是個不合格的媽媽。

有的媽媽還會因孩子不告訴自己而感到憤怒:“她爲什麼會不信任我啊!”

有時,孩子長期壓抑的對侵犯者的憤怒也會投射到關心自己的父母身上,令父母憂心忡忡。

不少父母表示,突然不知怎樣管教孩子了。“以前我可以無拘無束地教育她,現在我就有顧慮了。可是,不管又不行。”特別是,當孩子表現出帶有性色彩的行爲時不知如何處理。畢竟,在很多人眼裏,性只是成人的專利。

此外,父母也不能與周圍人談論這些內心掙扎,即使說了,也常常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歧視。

另外,家庭還可能遭遇很多現實困難,比如轉學、換工作帶來的經濟損失和生活適應問題。爲不公正的司法判決而疲於奔命,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等。如果我們的社會不能給家庭提供足夠的關懷和支持,重負之下的父母怎能給孩子足夠的心理空間療傷?怎能爲孩子提供有益的支持和保護?

給孩子處理傷痕的時間 , 鼓勵永遠是最重要的

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幫助這些孩子不能只依靠某個部門、某項專業,而是需要跨部門合作、針對整個家庭進行幫助。因此我希望通過研究,從受害人及其家庭的角度,深入、真實地瞭解並呈現孩子遭受性侵犯被發現後,整個家庭的現實生活處境。不僅瞭解他們的困難和傷痛,也瞭解他們面對創傷的勇氣、智慧、力量和希望。以期研究結果有助於爲遭受性侵犯的孩子及其家人提供服務,並影響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

給父母的建議

首先,不要內疚和自責!世界上沒有全能的父母。孩子受傷害不是你的錯,你和孩子都是受害者。

其次,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孩子可能會“不正常”,比如在噩夢中尖叫、捉弄父母、成績下降、沉默寡言。有的孩子可能對身體接觸非常敏感,拒絕你碰他,這些都是創傷反應,要給孩子時間處理傷痕。等孩子慢慢有了安全感,症狀自然會消失。

你能做的是在他做噩夢時耐心陪伴他,告訴他:噩夢會纏繞他幾個月,甚至幾年,這是自然的。但可怕的場景不會永遠跟着他。在他想和你說話時,注意傾聽,試着從孩子的角度體會他的感受。要記住鼓勵永遠是最重要的。

同樣,作爲父母的也需要他人關注。要動員全家人一起想辦法克服困難,也可以找個能安慰你的人吐吐苦水。你的情緒平穩了,才能給孩子有益的幫助。必要時可求助於心理諮詢。

有的父母爲了保護孩子,儘量不對孩子“提這件事”。這樣做不一定真能保護孩子,而是正在重複侵犯者的“保密要求”,這種忌諱可能會增加孩子的羞恥感。好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要求,做有關孩子的重大決定時,聽取孩子自己的意見,孩子特別需要在信任中恢復自信。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