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百貨 > 教育資訊 > 孩子突然變得十分的內向怎麼辦 怎麼幫助孩子走出低落情緒

孩子突然變得十分的內向怎麼辦 怎麼幫助孩子走出低落情緒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學習上面遇到挫折,經常拿不到高分之後,其實是會對孩子的自信心產生影響的,那麼這個時候就會讓他比較的自閉和內向,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怎麼開導呢,本站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吧。

案例

孩子突然變得十分的內向怎麼辦 怎麼幫助孩子走出低落情緒

女孩六歲一年級,注意力不好,寫作業磨蹭不安分。寫作業、穿衣服等都依賴媽媽,媽媽說兩句就哭,不說不表達。玩手機、看電視,吃飯的時候還要媽媽喂,見到人也不叫。自己會的事情在別人面前也不願意表達。

怎麼引導孩子?

案例分析

孩子突然變得十分的內向怎麼辦 怎麼幫助孩子走出低落情緒 第2張

孩子出現的不專注、磨蹭等,這和她的年齡特點有一定的關係。作爲家長,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生長的規律,她的年齡特點,專注力本身在這個年齡段專注的時間非常短。如果能夠理解孩子的這些特點就不會那麼着急焦慮了。我們需要引導媽媽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她的生長髮育規律。

孩子愛哭、不愛表達、不會表達。這個也需要我們去分析下原因,通常有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呢?這個孩子有無力感。這件事情當中,她沒有辦法,覺得自己也控制不了這種無力感或者她着急想說卻說不出來。這種情況怎麼發生的呢?是因爲爸爸媽媽比較急躁,不會傾聽孩子,遇到問題了有可能不問原因就批評數落孩子。耐心不夠就會導致孩子想說卻說不出話來。我說不出話來,爸爸媽媽就臉色不好;爸媽臉色不好,我就更說不出來了。這個就需要我們耐心的傾聽、理解孩子。

有些孩子還覺得沒辦法反正我說了,我說了也沒用,我說了也解決不了問題。或者她對大人的情緒特別敏感,她能敏銳的捕捉到媽媽不高興,所以也會影響到她的情緒。情緒會互相影響的。另外,還有可能對孩子否定比較多,否定多的話,她會沒有底氣,不能說完,所以只好哭了。委屈是父母對她的否定比較多或者是包辦控制比較多。

很多時候,包辦實際上是一種控制,對她思想上、行爲上的包辦控制比較多,這種控制也會導致她哭,她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沒有人傾聽她。還可能是平常沒有人引導她如何溝通交流,怎麼去解決問題,這都是需要爸爸媽媽有耐心。如果沒有耐心的話,她學不會如何表達,沒有言傳身教的榜樣。

孩子突然變得十分的內向怎麼辦 怎麼幫助孩子走出低落情緒 第3張

媽媽可能比較情緒化,遇到問題就會情緒化,如果我們家長遇到問題就是發脾氣去解決問題,那孩子也就只能哭了。媽媽沒有給她做出一個很好的榜樣,遇到問題正確的解決方式,那孩子也只能用這樣的解決方式去面對問題了。所以媽媽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有很多的家長遇到問題的時候火氣會非常大,你想這和孩子遇事就哭是不是一樣的呢?孩子不敢生氣,就只能委屈着、壓抑着,用哭來表達。

“寫作業、穿衣服等都依賴媽媽.......”一種就是包辦太多、控制太多;另一種就是索愛。有些孩子平常的事情,感受不到媽媽對她的愛。遇到挫折了,媽媽總是在批評她、指責她。會發現被媽媽批評數落特別多的孩子,她反而會黏着媽媽。她是爲了索愛,爲了感受到媽媽對她的愛或者是一種控制,在其它事情上控制不了,那我就在這些事情上控制媽媽,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需要父母做出全面的調整,所以,需要媽媽調整的非常多,讓孩子如何去感受到愛,這需要媽媽耐心的對待孩子。在孩子注意力不好的時候,不去批評她、指責她。媽媽要學會多從正面看到孩子的優點,肯定孩子、鼓勵孩子、寬容孩子。包括磨蹭,也是需要簡單的提醒,而不是批評她、指責她。多找優點肯定孩子,讓孩子增進信心,感受到快樂、愛,她纔有可能做得越來越好。

這提到的問題太多了,你想用一招去解決所有的問題是很難的,所以這位媽媽需要系統的調整。首先,需要調整自己對孩子的認知,然後再去調整自己的心態,學着去幫助孩子而不是批評、指責、要求孩子。

接納孩子。玩手機、看電視這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都是很正常的。接納她、理解她,纔有可能引導,我們要去疏導,那怎麼疏導呢?這個就需要在生活當中,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給她具體的幫助。這個媽媽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家庭氛圍,見到孩子能夠快快樂樂的,改善親子關係。這個時候可以跟孩子約定一下,看電視看多長時間就關掉。即使跟孩子約定也是必須以親子關係爲前提的,所以解決問題是系統的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

我們要去幫助孩子增進自信心,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孩子比較缺愛,這種真正的關愛,溫暖的愛對她來說是不夠的,他的自信心也不夠,這個需要家長學會傾聽、理解接納孩子。

在生活中,多正面的鼓勵、肯定孩子,放手給孩子一個快樂溫暖的家庭氛圍,無條件地愛孩子,不要情緒化地對待孩子。當孩子內在豐盈,感受得到愛,她的外在也會綻放,見到外人她才願意表達自己。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