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品質 > 健康生活 > 克羅恩病的發病機制

克羅恩病的發病機制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發病機制對於大多數人不是很瞭解,然而這對病人的治療非常的關鍵。懂得疾病的發病機制,能夠讓醫療人員有針對的制定相關的治療方案,從而使得病人得到最爲有效的治療,大大的增加康復的機會。下面就是有關克羅恩病的發病機制的介紹

克羅恩病的發病機制

1.病變的分佈 本病從口至肛門的全胃腸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受累,病變呈跳躍式或節段性分佈。小腸和結腸同時受累最爲常見,佔40%~60%;限於小腸,主要是末端迴腸發病的佔30%~40%;單獨發生在肛門或直腸的病變少見,約佔3%,多與小腸和結腸病變合併存在;結腸單獨發病者較少,佔5%~20%。胃或十二指腸、食管、口部病變總共約佔10%以下。

2.大體病理 早期病變呈口瘡樣小潰瘍,大小不等。最小者如針尖,伴有出血;較大者邊界清楚淺表,底爲白色。手術切除時如遺漏小的病變,可從該處復發。典型潰瘍呈縱行或匐行性,不連續,大小不等。

鵝卵石樣改變約在1/4病例中存在。

腸壁增厚、腸腔狹窄較多見。手術病例中95%左右存在狹窄。

有些Crohn病可見多發炎症性息肉。

3.顯微鏡所見 顯微鏡下病變見於腸黏膜層、黏膜下層和漿膜層,主要是黏膜下層。常見淋巴細胞聚集,可有生髮中心。淋巴細胞聚集的部位與血管和擴張的淋巴管有密切關係。漿膜層的淋巴細胞聚集可形成玫瑰花環樣。也可見到漿細胞、多核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黏膜層可見到陷窩膿腫。非乾酪性肉芽腫爲本病的重要特徵之一,由上皮樣細胞和鉅細胞組成,中心無干酪性壞死,並不常見,僅見於50%左右的病例。需要注意的是肉芽腫也可在耶爾森菌屬感染或衣原體感染時發現,有經驗的病理學家可通過組織切片加以鑑別。5%病例中可見玻璃樣變和甲介狀的包涵體,與結節病和結核病所見相同。肉芽腫常常很不典型,有由淋巴細胞形成的明顯邊界。可見於腸壁的全層,但以黏膜下層和漿膜層最易出現。除腸壁外,局部淋巴結中也可發現肉芽腫。

腸壁的裂隙潰瘍深達固有肌層。跨壁性的穿透是形成內瘻管和皮膚瘻管以及膿腫的基礎。肉眼下裂隙呈線狀,可有分支,周圍爲水腫和島狀黏膜。橫斷面上,裂隙分支表現爲壁內膿腫。

由於水腫和淋巴管擴張及膠原纖維數量增加,黏膜下層增寬,腸壁增厚。

以上便是對克羅恩病的相關發病機制的介紹,看了這麼多有關克羅恩病發病機制的知識,大家應該獲益匪淺了吧。懂得將這些知識應用在對別人的幫助上,是對最好體現這些知識的作用的方法。感謝大家預覽小編的文章,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