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百貨 > 教育資訊 > 12-18歲孩子的成長有哪些規律 孩子長大會有哪些變化

12-18歲孩子的成長有哪些規律 孩子長大會有哪些變化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2-18歲孩子的成長有哪些變化,孩子長大會有哪些變化。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是非常的瞭解,不同階段的孩子的變化是不同的,那麼12-18歲孩子的成長有哪些變化,一起和本站小編來了解下吧。

生理髮展

12-18歲孩子的成長有哪些規律 孩子長大會有哪些變化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在身體發展方面有兩個明顯的先兆:第一,隨着兒童進入青春期發育加速期,他們的身高和體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第二,個體達到性成熟並開始具備生育能力。青春發育加速期:指身高和體重的加速增長,他標誌着青少年期的開始(這段時間的增長速度是自嬰兒時期以後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是孩子從兒童成長到成年人的過渡期,身體、生理上發生了很多變化。

身高:女孩發育一般適於10.5-13.5歲,到12歲高峯期,大多數女孩在初潮後每年只增長約2.5釐米。男孩發育加速期比女孩滯後2-3年,到13歲時才進入發育加速期,14歲達到頂峯,16歲回落到一個較爲緩慢的速度(碳酸飲料少喝,含有磷酸,會與鈣質結合,使得鈣質流失,碳酸飲料的含糖量會讓孩子有飽腹感,影響飲食。)

體重:中學階段孩子的體重,平均每年增加5-6千克,隨着體重的增加孩子的體型也有明顯的變化,男孩女孩的差異越來越明顯,女孩擁有了柔和的身體,呈現出曲線之美,男孩肩背更加厚實,呈現了力量之美。

青少年不健康的一種控制:這個時期青少年分外關注自己的身體形象,會有意識並主動去控制自己的體重,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理解體重的增加,不盲目減肥。男孩女孩控制體重的方式略有不同,大部分女孩會採用節食讓自己變得苗條,對大部分男孩來說,他們會選擇那些他們認爲能夠增加肌肉的策略。對身體形象不滿意會引發青少年的消極情感,甚至會導致採取極端的體重控制方式。甚至有的女孩通過催吐和食用瀉藥來避免體重增加,長期下去就會形成心理疾病——神經性貪食症。在家庭裏,父母要及時關注孩子,早發現早治療,一般的飲食障礙首次出現一般在12歲到26歲之間,高峯期14-18歲。有很多治療方法,但是最有效的方法一定要有青少年所在的家庭的參與,沒有參與專業治療,但父母參與的比較早,也有很多成功克服了飲食障礙的青少年。

發展進程:青春期發展的早晚重要嗎?非常的重要,並因爲性別的不同,男孩女孩有一定的差異性,女孩早更容易自卑,男孩早更容易自信,因爲青春發育有早有晚,及時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家長要多多關注孩子生理變化的同時,關注心理引導。

性發展:這個時期孩子第二性徵開始出現,高中階段已經基本發育成熟,具備生育能力,男孩睾丸、精囊發育成熟,嗓音變得深沉出現鬍子、腋毛和陰毛11-12歲開始發育,13-14.5歲開始產生精子;女孩,乳房迅速發展,性器官開始成熟,一般初潮1年內的無排卵的經期。伴隨着生理性成熟,心理上孩子也開始了性探索、形成性態度和產生性行爲。由於現在社會性態度更加開放自由,孩子很容易接觸到這方面的信息,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性觀念具有高度不穩定性,開放和保守同時存在,衝突又矛盾,愛與性混淆不清,家長及時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性,愛不等於性,青春期的愛精神上的認同和心理上的支持,性則要承擔家庭社會責任,青春期是同性戀預防及糾正的關鍵時期,過了這個時期很難糾正。最關鍵是在於家庭防止性行爲的發生或者保證安全性行爲,父母一直低估青春期孩子的性意識,不願意與孩子交流或者直接表明他們的反對態度,這會反而導致性行爲的發生。建議青春期的父母儲備青春期性知識,不迴避跟孩子談性,正確引導,不圍堵多疏通。

大腦發育:神經元之間突觸鏈接形成,神經衝動傳遞速度加快,經常使用的神經聯結功能增強,使用次數少的開始萎縮。多正向引導,用好習慣代替壞習慣。負責基本行爲的功能(視覺、聽覺、和運動的腦區)先發育成熟,負責複雜思考、規劃的區域前額葉後成熟。因爲腦部不平衡的發育導致孩子情緒多變,情緒體驗增強、情緒控制能力較弱,產生情緒的杏仁核。這個時期孩子腦中的褪黑激素分泌產生變化。褪黑激素:腦中的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促進睡眠,睡眠有助於把短時記憶轉化成長時記憶。中學階段的孩子褪黑激素分泌比小學階段少了兩個小時,使中學生更晚想睡覺,往往11-12點才產生睡意。睡眠越是充足的孩子其大腦中負責記憶和情感的海馬區體積越大。

認知發展

12-18歲孩子的成長有哪些規律 孩子長大會有哪些變化 第2張

自我概念:自我同一性:美國心理學家埃裏克森最早提出來的,是指個體嘗試把與自己有關的各方面綜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決定的、協調一致的、不同於他人的我,是對“我是誰”、“我將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的主觀感受和意識。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意味着對自己有充分的瞭解,能夠把自己的過去,將來,現在組合成一個有機的爭議來思考。確立自己的理想與價值觀,並對未來的發展做出自己的思考和規劃。

大多數的青春期的孩子處於同一性延緩階段,迷茫又叛逆,這個階段是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家長理解、支持和引導,男孩女孩在統一性形成上存在差異。男性最重要的社會角色,是未來的職業角色,男性更加註重事業成功,因此男孩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關鍵在於學習工作和能力等,對將來職業發展有影響的方面。社會關係是女孩同一性發展的重要成分,女性更重要的社會角色是家庭角色,包括家庭的親密性和家庭關係的維護,因此女孩同一性的核心問題是人際關係,性格外貌,人際交往中感受到的關懷等,都會影響女孩的自我同一性發展。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初中後,男孩成績上升快,女孩即使學習好,也顯得“後勁不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男孩女孩在自我同一性建立方向不同,關注點的不同導致。

在家庭裏鼓勵、包容的父母,更有利於孩子自我同一性的發展,給孩子創造表達自己想法,作出決策的機會,達到同一性達成的狀態。

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心理健康的指標之一,關係到一個人的自我接納程度。自我評價較積極的孩子,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但並不因此就挑剔自己,他們對自己尊重,寬容,能合理地接納自己,自我感覺很好,爲人處事具有較高的積極性、能動性、主動性,能夠跟別人友好相處。如果自我評價較低,就會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怕被人瞧不起,希望得到權威人士的積極肯定與鼓勵,他們一般比較自卑,脆弱焦慮,易受傷害,對別人的指責或蔑視看得極其重要,產生過分的防禦反應,人際關係敏感。

埃裏克森認爲,青少年走出童年開始尋求穩定的成人認同感,在這個過程中,常常會感到困惑和自尊心下降,青少年某方面的能力(學業、社交、運動能力和外表)的自我評價從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在下降,對自己自信心降低,部分反映了年齡大的兒童對自我的看法趨於現實,認識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力上並不是特別的優秀。這也是孩子處於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衝突期,他們面臨的壓力增大,包括學習上的壓力,新的同伴關係的調整,與家長關係的疏離等等,這些都是造成壓力的原因,使他們在適應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產生挫敗感,因此自我評價降低,當這個階段的孩子爲理想而努力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會對自己產生懷疑,否定自己,導致消極自我評價,並伴隨較多的自卑感,情緒消沉等等,所以家長要及時關注,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適當欣賞及時鼓勵,幫助孩子建立正面積極的自我評價。

這個階段女孩子自我評價普遍低於男孩,性別差異是主要原因,受社會文化期望的影響,男性自我評價,更多依賴獨立、成就個人能力,因此男孩的自我評價更多與他們的成就和運動能力有關,而女性更多涉及人際關係和情感聯繫,因此女孩的自我評價與他們感受到的外表吸引力和人際關係有關,女孩的自我評價也更多依賴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師、好朋友等,所以女孩在青春期更容易叛逆,更需要父母的支持。

這個階段,父母要爲自己的孩子樹立自我評價的行爲榜樣,對同性別子女影響更大,親子關係的好壞,也影響中學生的自我評價,與父母關係親近,相處融洽的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喜愛的,並且父母的溫暖和理解是孩子的能量來源,感覺得到支持的孩子更能相信自己,而充滿懲罰和否定的親子關係是孩子認爲自己是不被喜愛的,產生消極的自我評價。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面對別人好的或者不好的評價時,先心靜下來,好好想想別人評價到底對不對?思考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對別人的評價有選擇地接受,正確的部分接受,不正確的部分就忽視它,不必因爲別人的錯誤評價而困擾。

12-18歲孩子的成長有哪些規律 孩子長大會有哪些變化 第3張

自我管理:這個階段的孩子自主性增強,父母和老師的管束容易讓他們產生牴觸情緒,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讓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管理非常必要。 這個階段的孩子正是他們自主意識發展,並急切想要表達的一個時期,孩子希望進行自我管理,家長們應該意識到孩子有自我管理的需求,自我管理對孩子的發展是有益的,孩子自己管理和設計的方案更加符合自己的特點,這本身就可以提高孩子學習做事的效率,同時讓孩子感受到能夠支配自己的生活,讓孩子從心理上得到滿足,增加了對學習和其他事情的興趣,把外部動機轉化爲內部動機,這更提高了孩子學習和做事的效果。

自我管理是能有效的減少孩子的依賴,促進孩子獨立思考,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所以,家長要尊重並理解孩子的自我管理需求,適時的放手把自我管理的權利還給孩子。

社會認知:第一方面:對他人的瞭解,這個時期的孩子會積極的去了解他人、朋友、長輩、鄰居,會比較準確的描述他人,同別人交往是正常的社會需求,這個時期孩子對這個需求增加,對他人的交往興趣高於對父母的興趣,對他人的特徵描述,推測同伴的情感想法和行爲,也隨着年齡的增加會更爲準確。其實這就是塞爾曼認爲的,當兒童能將自己和他人的觀點加以區分,並能瞭解這兩種觀點之間,內在的差異關係時,他們對自己和他人的瞭解就更加豐富了,換言之,塞爾曼認爲要了解一個人,必須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去理解對方的想法,感受其動機和意圖。對他人的正確瞭解,可以幫助孩子選擇朋友,更好地進行人際交往和處理人際關係。

選擇與決策能力:選擇是從多個備選對象中選取最值得的對象的決策過程,決策是爲了達到一定目標,而採用一定的科學方法和手段,從兩個以上的方案中,選擇一個滿意方案的分析判斷過程。

決策能力包含制定目標,蒐集信息,選擇方向和評估結果等,孩子進入這個時期,獨立自主的意識顯著增強,他們希望表達自己的意見,渴望爲自己做主,參與決策的主動性大大增加,更具體地說,他們不僅積極參與決策,對於決策的各個環節也都認真思考,甚至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決策,結果分析環節也能做認真思考,隨着孩子認知能力的提高和掌握知識的增加,他們對問題的分析能力也在提高,在決策領域,孩子蒐集決策信息的廣度和分析問題的深度都顯著增加,如果是剛上初中的孩子面對抉擇,往往只是自己想一想,最多跟好朋友討論一下,而沒有其他的信息源,但是進入高中以後,一般會有一個比較系統的信息收集過程,他們會通過查閱相關的書籍,會在網上查找資料,也會詢問相關專家的意見,初中的孩子面對問題常常缺乏自信,他們要麼過分自信,認爲自己是不會受到損失的,要麼偏於宿命,認爲無論自己怎麼做,都無法避免失敗的結局,而高中的孩子對問題分析理性得多。

在這個時期,如果父母和老師代替孩子做太多決定,不利於他們的決策能力發展,家長和老師要多給孩子做決策的機會,將一些權利還給孩子,不要事事幫孩子做決定,即使孩子所做的決定是錯的,也不要急於糾正孩子,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決定去做,孩子會在錯誤中學到寶貴的經驗。

責任與擔當:責任感是指一個人對國家集體和他人能自覺的承擔和完成,應當做好的分內之事的情感。這個階段的孩子自身產生負責任的要求,是責任感培養的關鍵時期,一旦錯過就很難彌補。孩子在這個時期自我意志顯著增強,從心理上逐漸擺脫了對父母和老師的依賴,希望成爲一個獨立的人,所以此時孩子迫切地希望能夠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產生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要求,借這個時機培養孩子責任感,根據孩子本身的發展特點,會更容易提高孩子的責任感。這就需要父母、老師,不過分干涉孩子,適時放手,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會使孩子養成承擔責任的習慣。在這個時期,從家庭開始,讓孩子參與家庭的一些決策,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要對家庭負責,還可以讓孩子從父母的行爲中學習到負責任的整個過程,例如讓孩子參加家庭收支預算以及決策,全家人的衣食住行,學習娛樂的計劃安排等等,並且讓孩子主動分擔家裏面的家務,能夠在父母工作繁忙或者生病的時候,承擔起更多的家庭責任。讓孩子多多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和公益活動。這些都會增加孩子的責任感。現在社會上流行的“啃老族”就是典型沒有責任感的人,也是父母在孩子12-18歲沒有給孩子建立起責任感的原因。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