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百貨 > 教育資訊 > 寒衣節和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寒衣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寒衣節和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寒衣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寒衣節和寒食節在字面上只相差一個字,寒衣節馬上就要到了,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寒衣節和 寒食節都是祭奠先人的。那麼寒衣節和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寒衣節有哪些傳統習俗。本站帶來相關介紹。

寒衣節和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寒衣節和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寒衣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寒衣節是十月初一,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

因爲寒衣節正逢進入寒冬季節的第一天,爲使先人在陰曹地府免挨冷受凍,人們不僅要爲亡者燒紙錢,還要焚燒用五色紙做的衣服,爲先人送去禦寒的衣物,謂之“送寒衣”,後來有的地方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是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

早在周朝時,十月初一這天便會舉行重要的祭祀活動,《禮記·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臘祭的情形:以獵物爲祭品,天子在社壇上祭祀日月星辰衆神,在門閭內祭祀五代祖先,同時慰勞農人,頒佈新的作息制度。《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稱授衣節。

在唐朝天寶二年時,唐玄宗發佈詔令:“自今以後,每至九月一日,薦衣於寢陵,貽範千載,庶展孝思。”這一詔令直接影響到民間拜墓送衣的習俗。由於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這一習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宋代十月朔的習俗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授衣、祭祀和開爐。

明代對寒衣節的詳細記載:“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爲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則描繪了清代寒衣節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寒衣節的習俗有哪些

寒衣節和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寒衣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第2張

漢族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爲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着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

十月一日,婦女忌出行。漢族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

寒衣節各地習俗是什麼

寒衣節和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寒衣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第3張

晉南地區送寒衣講究在五色紙裏夾裹一些棉花,意爲棉衣、棉被。晉北地區則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各種式樣,甚至還要製作一套紙房舍,瓦柱分明,門窗俱備。

洛陽

洛陽話有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說,十月初一這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這些東西油膏肥膩,操作間不免弄得滿手、滿臉皆是。

也有人不去老墳燒寒衣,而在家門口及十字路口燒。十月初一天黑時分,人們抓把土灰,在家門前撒一個灰圈,然後焚香上供,燃燒紙衣、紙錠,祭奠先人。講究的人家,會特意跑到離家不遠的十字路口,爲「遊魂路鬼」送寒衣,爲的是「鬼有所歸,乃不爲厲」,賄賂那些流浪鬼,使它們能與自家的亡人和平共處。

北京

北京人大多沿襲舊俗,在十月初一以前就要到南紙店去買寒衣紙,它是用冥衣鋪糊燒活的彩色蠟花紙,把這些蠟花紙剪成衣褲狀,裝在包有紙錢、冥鈔的包裹裏焚化。還有的更爲講究的富人,則是請冥衣鋪的裱糊匠糊一些皮襖、皮褲等高級冬裝。不論用什麼樣的寒衣,都要以紙錢、紙錠爲主,一併裝在包裹內供焚化。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