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指南 > 生活疾病 > 頸椎管狹窄症知道多少頸椎管狹窄症的治療

頸椎管狹窄症知道多少頸椎管狹窄症的治療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頸椎管狹窄症的治療方法是什麼?輕型病例可採用理療、制動和對症治療。許多患者非手術療法往往緩解症狀。脊髓損傷發展迅速,症狀嚴重者應儘快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根據入口分爲前路手術、前外路手術、後路手術。手術入路的選擇,應在臨牀基礎上充分借用CT、MRI等現代影像技術。術前要明確椎管狹窄、頸脊髓壓迫部位,在哪裏壓迫減壓,明確壓迫部位的減壓是原則。椎管前後有致壓物的人,一般先做前路手術,有效去除脊髓前方的直接或主要致壓物,植骨融合穩定頸椎,達到治療效果。無效或症狀改善不明顯的,3~6個月後進行後路減壓手術。前路和後路手術各有其適應證,兩者不能相互替代,應合理選擇。

頸椎管狹窄症知道多少頸椎管狹窄症的治療

一、前路手術

前路減壓手術分爲椎間盤突出症摘除、突椎管髓核和纖維環切除突椎管的髓核和纖維環,另一類是切除硬突出症的減壓,將突椎管和根管的椎間盤與骨贅一起切除

二、後路手術

(1)全椎板切除脊髓減壓術

可分爲侷限性椎板切除椎管探測減壓和廣泛性椎板切除減壓術。

1。侷限性椎板切除椎管探測減壓術:一般切除椎板不超過3個,術中切除束縛脊髓的齒狀韌帶。脊髓被擠壓明顯時,可以不縫合硬脊膜,形成光滑鬆弛的脊髓膜。

2。廣泛椎板切除減壓術:適用於發育性或繼發性頸椎管狹窄患者,其頸椎管矢狀徑小於10mm,或10mm~12mm,椎體後緣骨贅大於3mm,或脊髓造影顯示頸脊髓後有明顯壓痕,範圍廣。一般切除頸部3~7個椎板,必要時可擴大切除範圍。關節突增生明顯壓迫神經根時,應部分切除關節突。本術式可直接解除椎管後壁壓迫,減壓後頸脊髓後移可間接緩解頸脊髓前方壓迫。但是,由於術後瘢痕廣泛形成和收縮,術後的早期功能恢復令人滿意,但長期症狀惡化,頸椎後部結構切除廣泛,頸椎不穩定,甚至前凸或後凸畸形。

(2)一側椎板切除脊髓減壓術

該手術的目的是解除頸脊髓壓迫,擴大椎管,保持頸椎後路的大部分穩定結構。手術要點:椎板切除範圍從棘突基底到外側關節突基底保留關節突。縱切除長度爲頸部2~7。該術式可保證術後頸椎靜力和動力學穩定。有效持久地保持擴大的椎管容積。CT檢測證明,術後硬膜囊從椎體後緣向後移動,從椎管前方的致壓物脫離。術後形成的傷痕只有新椎管周徑的四分之一。

(3)後路椎管擴大成型術

針對預後路全椎板切除的諸多弊端,各國學者進行了各種椎板成型術。日本後縱韌帶骨化症發病率高,成人x線調查爲1.5%~2%,日本學者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1980年,巖崎洋明提出了改良的椎板減壓術,稱爲椎板雙門椎管擴張術。1984年宮崎在此基礎上提出椎板雙開門和側後方植骨術。實驗研究證明,開門後椎管矢狀徑增大呈橢圓形,瘢痕組織與硬膜粘連較少,不壓迫脊髓。因爲保留了椎板,所以可以進行植骨融合術,增加椎管的穩定性。

1。單開門法:將椎板向一側打開,懸掛在下位棘突尖部,即單開門法。開門方向取決於症狀。通常,取下頸部後的中央切口,露出頸部3~7椎板,切下2個棘突,每個棘突根部打孔,在鉸鏈側小關節內緣的椎板上用鑽頭(或鴨嘴鉗)做縱行骨槽,保持底部骨質厚約2mm。對側椎板的相應位置全層咬開椎板,向鉸鏈側開門約10mm,用線懸掛每個棘突固定在鉸鏈側的肌肉和關節囊上,用脂肪片覆蓋骨窗。

2。雙開門法:切除需要減壓的頸棘突,然後在中部切斷椎板,在兩側關節的內緣,用鑽頭和尖鴨嘴鉗將外層的皮質去除爲骨溝,保留底部的骨質厚度約2mm,兩側保留椎板的內板,的活頁狀。棘突中間向兩側打開,擴大椎管,取出咬過的棘突或髂骨,用鋼絲固定在兩側打開的中間部。

3。棘突懸掛法:在露出方法相同之前,首先部分棘突,縮短棘突部分,在小關節內緣切開雙側全層椎板,去除最下端的棘上和棘間韌帶,也去除黃韌帶。靠近最下端的棘突做骨槽。在最下端的棘突上用鋼絲或絲線,與鄰近的棘突上骨槽縫合,使其骨性融合,兩側加脂。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