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指南 > 孕期疾病 >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來源:親子百科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二型糖尿是糖尿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佔糖尿病患者90%以上,是指患者是胰島素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疾病,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與環境因素、生活方式等也息息相關。二型糖尿病有哪些症狀呢?二型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2型糖尿病
什麼是2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也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佔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爲體內胰島素相對缺乏,或胰島素失去其抑制作用。有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卻大打折扣而產生的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如此之高,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1、遺傳因素

2型糖尿病有較爲明顯的家族史。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確定,有些尚處於研究階段。

2、環境因素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肥胖、高熱量飲食、體力活動不足及增齡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環境因素,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因素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3、年齡因素

大多數2型糖尿病於30歲以後發病。在半數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發病時年齡爲55歲以上。

4、生活方式

攝入高熱量及結構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會導致肥胖,隨着體重的增加及缺乏體育運動,胰島素抵抗會進行性加重,進而導致胰島素分泌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發生。

導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誘因包括肥胖、體力活動過少和應激。應激包括緊張、勞累、精神刺激、外傷、手術、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由於上述誘因,患者的胰島素分泌能力及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逐漸降低,血糖升高,導致糖尿病。

到目前爲止,我們還無法控制人體的遺傳因素。但是,我們能對環境因素進行干預,從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

2型糖尿病血糖標準

該如何判定是否患上二型糖尿病?最科學的辦法就是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抽血檢查。那二型糖尿病的評定標準是什麼呢?二型糖尿病的鑑別診斷應與1型糖尿病鑑別。

1、有糖尿病症狀。具備下列任何一項即可診斷爲糖尿病:a、空腹血糖≥7.8mmol/L;b、一日中任何時間血糖≥11.1mmol/L;c、空腹血糖〈7.8mmol/L,但口服75%葡萄糖耐量試驗二小時血糖≥11.1mmol/L。

2、無糖尿病症狀。具備下列任何一項即可診斷爲糖尿病:a、兩次空腹血糖≥7.8mmol/L;b、第一次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試驗的1及2小時血糖均≥11.1mmol/L,重複一次葡萄糖耐量試驗二小時血糖≥11.1mmol/L或重複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

3、糖耐量減低。空腹血糖〈7.8mmol/L,口服75g葡萄糖後二小時血糖在7.8-11.1mmol/L之間者。

4、二型糖尿病是胰島素不能有效發揮作用(與受體結合含量少)所致,因此不僅要檢查空腹血糖,而且要觀察餐後2小時血糖,特別應做胰島功能檢查。

具體數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7.8-8.9mmoL/L。如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就可診斷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在6.1-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在7.0-11.1mmoL/L之間爲糖耐量異常,是早期糖尿病的表現。而尿糖檢查僅供參考,不能做爲回頭用藥的依據。

5、胰島功能檢查:驗者口服100克饅頭或服含75克糖水300mL後觀察血糖、胰島素、C肽變化。

2型糖尿病的症狀

二型糖尿病的症狀與代謝紊亂有關的表現,尤其是“三多一少”,在二型糖尿病中,常不十分明顯或僅有部分表現;另外表現特點是各種急性、慢性併發症的表現。

1、多尿

是由於血糖過高,超過腎糖閾(8.89~10.0mmol/L),經腎小球濾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形成滲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達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腎臟疾病者,腎糖閾增高,尿糖排泄障礙,在血糖輕中度增高時,多尿可不明顯。

2、多飲

主要由於高血糖使血漿滲透壓明顯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丟失過多,發生細胞內脫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漿滲透壓進一步明顯升高,刺激口渴中樞,導致口渴而多飲。多飲進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機制不十分清楚。多數學者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進出組織細胞前後動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時動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差縮小,刺激攝食中樞,產生飢餓感;攝食後血糖升高,動靜脈血中濃度差加大(大於0.829mmoL/L),攝食中樞受抑制,飽腹中樞興奮,攝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於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缺乏或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組織攝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雖然血糖處於高水平,但動靜脈血中葡萄糖的濃度差很小,組織細胞實際上處於“飢餓狀態”,從而刺激攝食中樞,引起飢餓、多食;另外,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從尿中排泄,因此機體實際上處於半飢餓狀態,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慾亢進。

4、體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儘管食慾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體重下降,主要是由於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或胰島素抵抗,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產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強,消耗過多,呈負氮平衡,體重逐漸下降,乃至出現消瘦。一旦糖尿病經合理的治療,獲得良好控制後,體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體重持續下降或明顯消瘦,提示可能代謝控制不佳或合併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2型糖尿病怎麼治

1、口服降糖藥

(1)雙胍類(如二甲雙胍) 這類藥物具有減少肝臟輸出葡萄糖的能力,並能幫助肌肉細胞、脂肪細胞和肝臟從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水平。

(2)磺脲類(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齊特和格列喹酮) 這類口服降糖藥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島釋放更多胰島素。

(3)噻唑烷二酮類(如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此類藥物可以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幫助肌肉細胞、脂肪細胞和肝臟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萄糖。不過羅格列酮可能會增加心臟病風險。

(4)苯甲酸衍生物類(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這類藥物的作用機制與磺脲類藥物相似,主要是刺激胰腺產生更多胰島素來降低血糖。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這類降糖藥能抑制人體消化道對糖類的吸收,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後血糖。

2、胰島素類藥物

若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使用口服降糖藥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血糖,或者服用其他藥物會給你帶來不良影響時,醫生可能就會建議你使用胰島素。目前,胰島素不能口服,只能利用注射器或胰島素筆等裝置通過皮下注射。

不同胰島素製劑的起效時間和作用持續時間也不同。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適合自身當前病情的胰島素類型,並制定適當的胰島素注射時間。

爲了達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有時也可能將多種胰島素預混後進行注射。通常,胰島素注射的頻率爲1-4次/天。通過減輕體重和加強運動鍛鍊,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發現自己可以不再需要藥物。因爲他們在體重達到理想範圍時,通過自身的分泌胰島素和飲食調節就能控制住血糖。

2型糖尿病怎麼預防

糖尿病給患者帶來的不僅是健康上的危害,也造成了生活上的很多困擾,需要每天服藥,不能隨心所欲飲食等,又不能治癒,一旦發生,說什麼都晚了。因此,健康人應注重二型糖尿病的預防。

1、樹立正確的進食觀,採取合理的生活方式。糖尿病雖存在一定的遺傳因素,但關鍵是生活因素和環境因素。熱量過度攝入、營養過剩、肥胖、缺少運動是發病的重要原因。熱量攝入適當,低鹽、低糖、低脂、高纖維、維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飲食配伍。

2、定期測量血糖,以儘早發現無症狀性糖尿病。應該將血糖測定列入中老年常規的體檢項目,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定期測定。凡出現糖尿病蛛絲馬跡者,如有皮膚感覺異常、性功能減退、視力不佳、多尿、白內障等,更要及時去測定和仔細鑑別,以期儘早診斷,爭得早期治療的可貴時間。

3、糖尿病人很容易併發其他慢性病,患者多因併發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對糖尿病慢性合併症加強監測,做到早期發現,早期預防,而到了晚期,療效往往不佳。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常可預防併發症的發生,使病人能長期過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2型糖尿病病人食譜

1、控制總熱能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攝入的熱量能夠維持正常體重或略低於理想體重爲宜。肥胖者必須減少熱能攝入,消瘦者可適當增加熱量達到增加體重。

2、 供給適量的碳水化合物:目前主張不要過嚴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類應占總熱能的60%左右,每日進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應在150克~200克。穀類是日常生活中熱能的主要來源,每50克的米或白麪供給碳水化合物約38克。其它食物,如乳、豆、蔬菜、水果等也含有一定數量的碳水化合物。莜麥、燕麥片、蕎麥麪、玉米渣、綠豆、海帶等均有降低血糖的功能。

事實上低糖食品是指食品中蔗糖含量低,而無糖食品指的是食品中不含蔗糖,但是這些食品都是由澱粉所組成,當人們吃進澱粉食品後,可轉變成葡萄糖而被人體吸收,所以也應控制這類食品。

3、供給充足的食物纖維:流行病學的調查提出食物纖維能夠降低空腹血糖、餐後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其機理可能是膳食纖維具有吸水性,能夠改變食物在胃腸道傳送時間,因此主張糖尿病飲食中要增加膳食纖維的量。膳食中應吃一些蔬菜、麥麩、豆及整谷。

4、 供給充足的蛋白質: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質的供給應充足。應在營養醫生的指導下合理安排每日膳食的蛋白質量。乳、蛋、瘦肉、魚、蝦、豆製品含蛋白質較豐富。應適當食用優質蛋白,目前主張蛋白質應占總熱能的10%?20%。穀類含有植物蛋白,如果一天吃穀類300克,就可攝入20克~30克的蛋白質,約佔全日蛋白質的1/3~1/2。植物蛋白的生理價值低於動物蛋白,所以在膳食中也應適當控制植物蛋白。尤其在合併腎病時,應控制植物蛋白的食用。

5、 控制脂肪攝入量:有的糖尿病患者誤認爲糖尿病的飲食治療只是控制主食量。其實不然,現在提倡不要過多的控制碳水化合物,而要嚴格的控制脂肪是十分必要的。控制脂肪能夠延緩和防止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應限制飽和脂肪酸的脂肪如牛油、羊油、豬油、奶油等動物性脂肪,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但椰子油除外。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脂肪含量也不低,也要適當控制。還要適當控制膽固醇,以防止併發症的發生。應適當控制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腎、腦等臟腑類食物,雞蛋含膽固醇也很豐富,應每日吃一個或隔日吃一個爲宜。

6、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凡是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易併發感染或酮症酸中毒,要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尤其是維生素B族消耗增多,應給維生素B製劑,改善神經症狀。粗糧、幹豆類、蛋、動物內臟和綠葉蔬菜含維生素B族較多。新鮮蔬菜含維生素C較多,應注意補充。同時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鋅和鈣的食物,防止牙齒脫落和骨質疏鬆。糖尿病患者不要吃的過鹹,防止高血壓的發生,每日食鹽要在6克以下。

7、 糖尿病患者不宜飲酒:酒精除供給熱能外,不含其它營養素,長期飲用對肝臟不利,易引起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有的病人服用降糖藥後飲酒易出現心慌、氣短、甚至出現低血糖。

8、 糖尿病患者應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都應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以有利於減緩葡萄糖的吸收。水果中含有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重症糖尿病人不宜吃過多的水果。爲了補充人體所需營養,可吃少量水果,一般一日量在100克左右,但需注意血糖和尿糖的變化。瘦肉也可以吃,一星期二到三次,每次二兩多就行。應該保持一日三餐,並注意七分飽。

9、應控制油炸食品,粉條薯類食品及水果。但不是不吃薯類和水果,應學會自行掌握各種食品交換的方法,這樣才能夠達到平衡營養。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